门徒PK罗汉:70后放手一搏主动创业 破例才能赢
关键词:门徒PK罗汉,主动创业, 破例,才能赢,主动创业
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70后创业者和80后创业者在创业心态上会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相比80后更多地是抱着“外部大环境变好了,自己目前的收入过低,因此对创业跃跃欲试”的心态,70后创业者大多是主动创业,手头拥有充沛的资源,同时在大公司里的上升空间有限,因此才愿意放手一搏。而且,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的是,如果创业失败,想再回到大公司里就职的门槛也相对更低。

  圆桌嘉宾

  郑作时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作者,独立财经作家

  刘燕萍 Kelly Services广州区总经理

  吴炯 北极光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

  本期主持:南都记者 丁家乐

  “门徒”个性

  南都:取花名、倒立、小二文化……在众多的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的个性让人一望便知。这种鲜明的个性,最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能影响到后来离开阿里巴巴的那些高管创业者们么?

  郑作时:在任何一个创业团队中,都有一些人是跟随者,而另一些则是引领者。因为我在写书时和孙彤宇接触得比较多,从我对他个人和整个阿里巴巴的观察来说,我不敢说,十八罗汉个个都是引领者,但孙彤宇应该是属于这一类的,他是那种负责定方向,并且让别人来跟随他的人,很清楚在一个确定了的目标之下,需要做哪些事。也正是因为这样,淘宝在他的引领下成长非常迅速。即便是到了现在,他的名字也可能是那些阿里巴巴的早期管理者中最常被提起的。

  离开阿里巴巴后,对他来说,可能最主要的问题是自己所要做的下一件事是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从盒子世界来说,我看不出它有特别需要孙彤宇的地方。

  吴炯:其实,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时,一直是在集团,B2B和中国雅虎,所以很可惜都没有给自己取个花名。现在估计也不好取了,金庸小说里的人名估计都被取完了,哈哈。

  不过,这种做法本身的确很重要,因为淘宝在创立初期,大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也都在一起加班。平时很少见到家人,都是和同事在一起,生活会很单调,很累。相反,通过取花名、倒立、玩游戏,就能让人在工作时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特别是碰到像马云这样特别有幽默感的老板,对于整个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一起渡过难关,是有很大作用的。

  南都:马云“门徒”们,能与阿里巴巴共享创业基因么?

  刘燕萍:如果说是完全相同的创业基因,可能很少。创业基因可以包括硬性的和软性的两方面。硬的包括整个公司的定位、产品、资源,软的则是指文化、能力等。而且,最初在一起创业并且将公司由小做大的过程中,他们所集体拥有的很多资源与能力,在单飞之后也不复存在,这一点可能只有在真正单飞之后才会有最深刻的体会,因此即便是想完全复制之前的成功经验,也并非很容易的事。

  郑作时:我不太认同什么共同的基因,我只是认同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对于一个公司迅速成长、获取市场份额会有好处。阿里巴巴有很多观念是与中国传统公司等级森严老板“一言堂”的管理方式相反的。在这种观念下做公司,成功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与“老东家”谈并购

  南都: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三家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头,这些年来,自身业务种类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这对于从中出走的创业者来说,在选择创业领域时会有什么捷径?与老东家合作,甚至是“卖给公司”?

  郑作时:说到阿里出来的创业者,有一个人很有意思,就是口碑网的创始人李治国。口碑网是在他离开阿里巴巴后做起来的,然后又成功地把它卖回给了阿里巴巴,再后来又被马云招安回去。

  另外,马云很早就说过:“做七个公司已经是到极限了。”而且,一个公司一旦长到这么大之后,管理成本就会变得很高,我想这可能也是阿里巴巴现在正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吴炯:我觉得,这一切都取决于价格,如果价格不错的话,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出路。而且对于那些后来再另起炉灶的竞争者来说,参与竞争的成本就会很高,还不如直接去并购这家公司,所以关键还是怎么做划得来。

  刘燕萍: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人有过了一次将公司从小做到大的经历之后,对于过程中的每一步该怎么走,必然会比普通创业者要清楚。

  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70后创业者和80后创业者在创业心态上会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相比80后更多地是抱着“外部大环境变好了,自己目前的收入过低,因此对创业跃跃欲试”的心态,70后创业者大多是主动创业,手头拥有充沛的资源,同时在大公司里的上升空间有限,因此才愿意放手一搏。而且,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的是,如果创业失败,想再回到大公司里就职的门槛也相对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