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机构投资海外资本市场趋势分析
关键词:海外投资,市场趋势,资本市场
金融危机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一些中资机构在海外资本市场投资不利,即为典型代表。中国只有深刻把握市场的运作机理及其变化趋势,才能在危机中寻找到恰当的投资机会。

    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看,中国已经发展到一个必须通过适度的对外投资来平衡总体国际收支的阶段,这种结构调整是不可能完全通过汇率调整或者外汇管理来实现的。
 
因此,近年来,国内的外汇资金纷纷出海寻找投资目标。

  毫无疑问,全球金融危机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但也为具有较为充足流动性的中国提供了机会,可以以更为合理的价格持有适当的资产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和定价、把握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能够深刻把握不同市场的运作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就可以寻找到恰当的投资机会,否则就可能意味着重大的风险。一些中资机构在海外资本市场投资不利,就是典型的代表。

  从理论上说,从投资标的选择看,信用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标的:相比国债,收益率更高;相比股权,通常风险更低。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危机造成海外资本市场动荡剧烈的时期,股权投资受经济波动影响尤其巨大,国债则因为避险资金涌入而收益率相当低,被海外市场视为是当前金融危机中正在形成的另外一个泡沫,高信用债以稳定的中等收益率和较低风险凸显其投资价值。事实上,从近几个月观察的数据来看,美国短期高等级公司债的与国债收益率利差保持稳定,证明了即使在危机中,高等级信用债的价值波动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海外高信用债券,对多数国内机构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投资领域。目前对这个业务比较熟悉的主要是几家海外业务比较活跃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但受次贷危机影响,多数银行2008年海外债券投资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虽然很大一部分损失是由债券中的衍生品成分造成的,但仍反映了值得进一步加强市场研究的现实迫切性。少数银行在海外高信用债投资上的失误并不能掩盖其作为一个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的优势,因此,加强对海外高信用债投资的研究是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

  海外投资:从依托外贸到QDII制度

  (1)海外投资的历史

  新中国最早的对外投资主要是依托于国际贸易的对外直接投资。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是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与日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于1979年11月在日本东京合资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段时间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较大的增长。但是由于资本项下的管制,中国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历史并不长。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对外投资限制逐步放开,直到QDII制度出现。QDII发展过程主要有三阶段:第一,探索阶段。2001年上半年,香港特区政府向国务院呈交报告,建议设立特许内地机构投资者制度(即QDII制度)。第二,准备阶段。2004年9月底,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给保险公司打开了一条境外投资通道,使保险公司有条件作为QDII制度的先行金融机构,率先进入境外资本市场。2004年年初,我国政府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开始。第三,全面推行阶段。随着央行、银监会、外管局等机构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QDII大幕正式拉开。在此过程中,QDII投资范围的限制也逐渐放开,从最早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证券为主,到现在能够投资于股票、基金、期货和衍生金融产品,投资品种越来越丰富。

  (2)海外投资的主体和额度

  对外直接投资的参与主体是企业部门,特别是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工商业企业。伴随着QDII的实行,海外市场投资成为了可能,参与的主体需要向行业监管机构申请投资主体资格,同时向国家外汇管理机构申请投资额度。目前QDII的主体主要有四类机构——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截止2007年12月31日,国内共50家金融机构,包括21家银行,7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证券公司、21家保险公司获得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资格。获批金额从最高的88.9亿美元到最低的0.5亿美元不等,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在之后的一年,又陆续有一批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获批,同时原来获批的投资金额有所缩减,不过这些变化都没有在外汇管理局的网站做出披露。最新在2009年3月份获批的是中银基金,是该公司向媒体披露的获批消息,外管局方面也没有更新的说明。

  (3)海外投资的目的

  最早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扩大向国外市场销售。其中既包括开拓新市场,又包括绕过贸易壁垒,维持和扩大原有市场,以及带动资本设备、原材料和劳务出口。第二,取得、利用和引进中国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包括取得外国的原材料、技术等等。参与海外市场投资,最早是一种保值的考虑。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很多持有外汇、大宗商品头寸的企业也有保值的需要。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交流的密切,QDII制度的实施,参与海外市场投资又有了更多的作用。从国家的角度,这是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并且作为热钱流入的抵减项目,缓解国内压力。从市场的角度,有利于繁荣我国香港市场,并且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释放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从投资者角度看,增加了投资渠道,满足了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投资需求,逐步的参与国际市场还能起到锻炼投资者,使投资者更加成熟和理性的作用,也有利于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海外投资效果与战略:代表性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两组典型案例来分析一下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优势与劣势。其中第一组案例是两家银行的海外投资,在同样的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两家机构的海外投资效果迥异,通过对比可以充分说明内部风险控制和把握机遇的重要。但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完备,在第一组案例对比中无法详细看清具体的投资组合配置,因此选择了两家QDII基金的海外投资情况作为对比,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1)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海外债券投资对比

  通过横向对比,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2007年年报、2008年各季度报告以及对外投资情况特别公告,可以看出这两家上市公司投资的效果和风险控制情况。

  对比一:2007年

  2007年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开始,也是相关证券贬值最严重的一段时间。两家银行的头寸敞口有很大不同。招商银行没有持有次按及相关资产,所有的次按投资已经于2006年中期获利出清,显示了很好的前瞻性。但是,在年报中说明,招商银行仅仅是没有收到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其持有总计40亿美元的外币债券,年报对该部分资产的损益情况没有进行详细说明,只是说公允价值波动较大。从持仓结构来看大部分为国家、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债券,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像美国国债一样可能反而从危机中获益。持有外资金融机构债券占比27.45%,中资企业债占比3.29%,比例不高,结构较为合理。

  工商银行持有的次贷债券面值12.26亿美元,浮亏超过30%。从持仓比例来看,亏损主要来自于重仓持有的AA+及AA级证券,亏损率不到40%,AA-级证券虽然亏损率超过50%,但是头寸的持仓量不大。相比之下,AAA级次贷证券亏损情况较为正常,反映了金融危机下的系统风险。另外,工商银行集团持有的面值总计0.55亿美元的SIV,浮亏比例高达64%。

  对比二:2008年

  2008年的年报还未报出,目前仅能就截止到2008 年三季度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08年,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卷入其中,因此很多原来评级较高的证券也出现了问题。同时,由于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报表中反映的对外投资的有关内容也更为详细。

  在房利美、房地美相关债券方面,从报告披露的情况看,两房自身发行的债券情况良好,有浮赢,两房担保的按揭贷款抵押支持债券(MBS)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但是,两家银行在上述两种证券中的投资比例不一样,招商银行MBS持仓面值占比不到30%,而工商银行MBS持仓面值占比高达87%,因此,在两房相关债券投资上面招商银行略有盈利,工商银行略有亏损。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招商银行已经在三季度将上述两房相关债券出售。

  在其他债券方面,招商银行与2007年相比减持了外币债券,持仓量降为35.22亿美元。同时,整了持仓机构,中国政府及中资企业债比例上升为44.23%,重点减持的品种是G7政府、机构债。工商银行同样是在逐步减持手中的住房贷款支持证券。截止三季度末,2007 年披露的证券已经减持为12.07亿美元(面值),2007 年未曾披露的Alt-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减持为6.05亿美元(面值),SIV持仓保持不变。另外值得提及的是雷曼相关证券两家银行都有持仓。招商银行持仓余额为0.7亿美元,浮亏比例约为50%,即说明持仓面值约为1.4亿美元。工商银行持仓面值1.52亿美元。在对外投资的拨备上,招商银行总计计提减值准备0.78亿美元,其中对雷曼债券的减值准备为0.7亿美元,工商银行的浮亏比例约为50%,累积拨备13.14亿美元。

  对比结论:风险控制与时机把握

  从对比的情况看,招商银行取得较好的对外投资效果,工商银行较之稍差。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外业务量、外币资产存量的差异等等,不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风险控制与时机把握。

  风险控制应当是在市场繁荣时就注重的,在市场萧条时才能体现出风险控制的效果。在市场繁荣时,为了获取高的投资回报往往投资于一些低信用等级的债券,站在资产保值的角度讲,高风险资产即使持有也应当快进快出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止盈操作,避免随同市场陷入不顾风险的疯狂状态。在市场泡沫破裂后,要果断采取风险对冲机制,进行斩仓或者对冲操作,而不仅仅是计提拨备。

  在市场萧条时,要保证外币资产稳定,最好投资于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当然更重要的是,随时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和趋势展望,做出投资时机的正确决策,为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2)QDII基金投资情况对比

  在本部分对比中,重点选择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QDII、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QDII、华安国际QDII、嘉实海外中国股票QDII四支基金。这是因为这四只基金在投资品种、存续期间等方面存在互补和对等关系,而在投资业绩上却有一定差距。通过比对可以得出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的一些经验。

  对比一:中国海外与全球配置

  由于市场环境的弱势格局,投资于股票市场的QDII基金无一例外地出现亏损,不论是参与香港,或者是参与欧美市场,都没能幸免。亏损程度只于持仓幅度有关,与持仓品种、参与的市场关系不大。截止2009年2月26日,所有QDII基金中表现最好的两只是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和海富通中国海外,单位净值分别为0.932和0.888,前者的投资地域比较分散,后者主要投资于香港市场,两只基金表现好的主要原因是仓位控制得当。这两只基金的详细情况下文还会分别作出介绍。

  表现最差的基金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单位净值分别为0.341和0.396。前者的投资范围相对分散,除了投资香港市场之外,还参与了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亚太地区股市以及英美等国的市场。后者仅投资香港市场。这两只基金表现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重仓,两只基金的仓位均达到80%左右。这体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股市同此凉热,并不会因为投资于中国概念就会极大地规避风险。

  既然投资于中国概念证券和投资于外国证券在最终的收益上没有明显的差别,那么投资于中国概念证券有什么优势呢?最大的优势在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的防范了违约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安国际配置基金。该基金在2008年暑期前表现非常好,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下挫的2007年,单位基金净值一直保持在1的上方,到2008年8月底最后一次公布净值是0.954,远好于同期其他QDII基金。通过对该基金2008年半年报的分析发现,适当的资产配置极大地降低了风险,是该基金表现优异的关键。

  具体的配置情况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这里重点关注的是,该基金持仓中的两房相关证券和雷曼相关证券。

  两房证券的问题从次贷危机爆发起就备受关注,该基金的半年报还重点披露了相关情况。从披露的情况看,两房债券持仓量为总资产的4.75%,约占固定收益投资的15%,有一些公允价值的损失,不过信用评级较高,且有政府的信用支持,所以基金管理团队认为“其信用等级基本等同于美国国债,基本不存在风险”。

  对雷曼相关证券,基金管理团队同样做出乐观判断:“基金投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由保本人雷曼兄弟金融公司提供100%本金保证……雷曼兄弟控股集团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集团,因此发生违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其实,基金持有的雷曼相关证券远不止结构性保本票据这么简单。从半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基金持有的几乎全部收益资产都是雷曼发行的股票基金和固定收益基金,比例已经超过总资产的50%。基金投资团队完全没有想到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因此,在之前业绩表现良好的情况下,该基金一夜之间受到致命冲击。2008年9月15日,基金公告称受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影响,9月起暂定接受赎回申请并暂停估值,如果雷曼兄弟国际公司(欧洲)无法再履行对保本票据的保本义务,这对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存续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华安国际配置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海外投资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的下跌,还有企业、机构破产的非系统性风险,因此更体现出投资中国证券的重要意义,避免信息不对称和非系统性风险对投资造成的影响。

  对比二: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

  在弱市环境中,债券投资的收益效果要明显优于股票投资,这一点在QDII基金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凡是在资产配置中大量持有债券的基金无一例外的跑赢了业绩基准,并且将股票型QDII基金远远甩在身后,当然上文提到的出现违约风险的情况除外。

  自成立以起到2008年中期,华安国际表现了非常好的业绩,如图1。2008年半年报显示,该基金,约44%左右的基金资产为保本资产;剩余的风险资产中,24%的基金资产配置于全球股票,26%左右的基金资产配置于全球固定收益,5%左右的基金资产配置于商品基金。这样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得该基金收益大大高于业绩基准并且获得正回报。如果不发生雷曼的违约事件,预计该基金的表现依然会向好。

  交银施罗德环球基金是2008年下半年刚刚成立的基金,它本身并没有对投资范围进行限制,与其他基金持有中资概念股不同,该基金持有的股票地区选择却更为分散,中国香港仅占了2.13%,美国地区的占比最大,但也仅为6.07%。另外,还包括英国、瑞士、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该基金四季报显示,持仓排名前位的股票(存托权证)分别是微软、迪瓦、沃达丰、旅行家和罗氏公司,重仓前十位的公司仅有“中移动”一家中国公司。除了投资分散之外,该基金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风险控制意识,自基金成立开始一直采取保守策略,持有固定收益类品种的比例高达70%,这也使得该基金成为下半年表现最好的QDII基金,如图2。

  相比之下,股票型QDII基金的表现就要差很多了。即使部分基金有着非常好的操作,赶上2008年年末的一轮行情,收益情况也远达不到债券型QDII基金的水平。

  表现最好的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2008年末的净值,而表现较差的嘉实中国海外,对这两只基金的详细对比分析将在下一节重点进行。

  通过QDII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的对比来看,在弱市环境下,以债券作为重点配置对象是正确的选择。

  对比三:时机把握与仓位控制

  在上述四只QDII基金中有两支标称为“海外中国”。但是只有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在投资目标中明确了“以在香港、美国等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具有‘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为主要投资对象”,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并没有明确的对投资范围的限制。两只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同为“MSCI中国指数”。从2008年末的业绩表现看,虽然两只基金的存续时间不同,但是海富通海外明显跑赢了业绩基准约20%,嘉实海外一直保持与业绩基准相当。从具体持有股票情况来看,两只基金都是的重仓股都为香港上市的国企股票,如中移动、中石油、中海油、工商银行等。但是投资业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关键在于两点——时机的把握与仓位的控制。

  第一,仓位控制。在弱市环境中,保持一个较低的仓位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在市场启稳之后则是要逐步加仓。对比海富通海外和嘉实海外可以明显看出二者仓位控制上的不同。嘉实海外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仓位,股票持仓一直保持在80%左右,怎奈自成立之日起海外股票市场便一路下行,虽然其业绩与基准一致,但是到2008年末基金净值已经跌到0.44元。海富通海外的仓位控制明显较为合理,可能是吸取了其他基金的经验教训,海富通基金自2008年暑期成立以来,先是保持一个较低的仓位,股票持仓量仅为40%,之后在第四季度看准机会大幅加仓到72%,这一低一高规避了风险抓住了机会,在弱市中获得难得的正收益。

  当然,任何的增仓都要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和合适的投资时点,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时机的把握。在2008年第四季度,海富通基金判断海外中国股票将要出现一个强劲反弹的判断,因此从11月起本基金采取不断逢低增加股票仓位,购买价值严重低估、受益于全球金融危机缓解和中国宏观刺激政策的行业和公司。11月重点配置价值低估且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的金融行业股票,12月又重点配置受益于原油价格上升的能源行业股票,基本把握住这轮投资机会,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嘉实海外在这轮上涨中没能抓住机会,主要还是分散化投资,选择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使得投资业绩紧盯业绩基准,没有获得超额收益。

  对比结论: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对比,回答了海外投资战略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第二,股票投资还是债券投资;第三,重仓还是清仓,时机如何把握。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海外投资有很大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就要注重风险的控制。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最好选择债券投资,特别是信用评级高的债券,而且这些债券最好是政府发行或者担保的,或者是中国企业海外发行的证券。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再重视控制仓位和入场离场时机,以保证投资稳定。

  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的四大趋势

  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对外投资情况的回顾,可以总结出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的四大主要趋势。

  (1)投资从谨慎到稳健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均出现大幅动荡,破产企业仍在不断增多,各项经济数据都很不乐观,普遍预计全球经济衰退将继续,因此海外资本市场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这一点在2007年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对外投资在这一段时间内趋向于谨慎和保守。

  然而从2009年起,情况会逐步发生变化。从全球来看,很多外资投行的研究报告经济预计将于2009年见底,而且金融市场还有一定超前作用,会先于经济见底。

  全球金融市场经过前一轮大幅下跌已经进入一个估值合理的区间,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2009年的投资策略应当由谨慎转为稳健。较为积极地参与一些低风险品种。

  具体到中国,中国经济可谓一枝独秀。各项经济数据虽然也有不同程度下滑,但是远好于发达国家。因此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中国,中资机构发行的债券、股票等资产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内在的支撑,可以作为投资组合中重点的配置对象。同时,结合外币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这部分外币资产应当进行较为稳健的投资,重点配置中资机构在海外发行的证券符合当前的投资策略。

  (2)流动性增加迹象明显

  伴随这一轮经济危机的是全球流动性的明显匮乏,然而在2009年开始全球的流动性有触底反弹的迹象,分析认为这将是经济复苏的一个先兆。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增长给实体经济带来刺激效果需要6~9个月时间,这意味着经济复苏可能已经悄然展开。由于货币供应的增长连同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市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快速恢复。

  全球的流动性见底反弹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全球去杠杆化浪潮告一段落。由于货币乘数作用,去杠杆化进程造成流动性的急剧萎缩。自2008年9月中旬以来,银行间市场上的利率急剧攀升。10月9日,美元3月期Libor达到4.75%,这是去年12月28日以来最高的水平;Libor-OIS利差(衡量资金紧缺程度的标准)扩大至创记录的350个基点。欧元利率也同步上升。这样高水平的利率下,银行间拆借几乎陷入停滞,企业商业票据融资更是艰难,货币乘数骤减,欧美各主要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现金流断裂风险。随着直接注资等去杠杆化手段用到了极限,去杠杆化进程暂告一段落,并且继续进行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带来流动性的见底反弹。

  第二,各国政府连续使用各种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政策的减税、转移支付,货币政策的放松银根、降息等。比如,在2008年9月,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全球各大央行发布联合声明,称将联手向货币市场注资总额2470亿美元。2008年10月,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十家央行同步采取降息的行动。这些手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流动性增加已经在统计数据上有了明显体现。

  美国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货币供应量已经连续5个月明显增长,在截至2009年1月份的3个月里,美国M2货币的平均年化增长率达到近18%。中国也是一样,从2009年1月起,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明显,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M2同比增长18.79%,升至5年来的高位。中国M2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银行大规模放贷。央行发布的信贷数据显示1月的新增贷款数额为1.62万亿,创下单月历史最高增幅。其中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是票据融资量大增。2009年1月票据融资增6239亿元,占新增贷款的42%,中长期贷款增5229亿,占比仅为32%。

  流动性增加与投资需求旺盛有着密切联系。很多研究报告和分析观点都认为,M2大幅度增长与2009年以来中国A 股市场上涨关系密切,部分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参与投资活动。同时,由流动性增加带来的投资需求增长势必会产生“溢出效应”,拉动对外投资的需求。另外全球流动性增加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利好因素,这也会吸引资金的对外投资。

  (3)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因素——投资机会的把握

  在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下,中国因素在全球经济中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A股率先回暖。2009年开始中国A股出现一轮可观的上涨,最高涨幅约为30%,并已将半年线踩在脚下。相比之下,美国股市一片惨淡,三大指数一直处于历史低位,并且2月底还有进一步破位下行的趋势。香港股市受内地A股走强的影响,走势明显强于美股。其中部分H股、红筹股受A股的带动表现优异,特别是一些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行业公司。

  第二,中国因素影响世界价格。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购买力一直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关注焦点。抛开定价权问题不谈,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如伦敦金属、CBOT农产品都曾一度跟随中国期货市场走升。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是对中国需求的预期,中国行业振兴、国家收储等消息直接刺激了期货市场的走势。

  第三,中国企业展现稳定业绩。2月底开始上市公司的2008年年报开始陆续披露,从已经披露的年报和业绩预报来看,业绩普遍表现稳定,同比业绩有增有降,并没有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先发布年报的银行股——宁波银行,净利润增长40%。这显示了投资于中国企业发行的证券有一定的价值基础和收益保障。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决定力量之一,再加上我们对自身的情况相对熟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较轻,因此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选择中国企业、中国概念的证券产品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投资机会和方向。

  (4)中国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经验更加丰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机构的海外投资经验也更加丰富。

  首先,更多的参与全球金融市场,增加海外投资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参与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从最早的只有银行参与,到现在的大型国企、财务公司以及基金公司都可以参与。第二,参与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从基本的国债,到套保用的期货,再到新出现的金融衍生品都有涉及。第三,参与投资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外投资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强,而且伴随着对外投资政策的放开,必将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海外投资。

  其次,金融风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当前正面临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风暴,这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牛市中,所有人都赚钱。真正考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产品选择、投资决策的恰恰是在风暴之中。大浪淘沙之后才见真金。多经历国际金融市场的洗礼,是投资者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