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穷人买卖 三个洋女孩掘金中国农村(一)
关键词:穷人,洋女孩,中国,农村,创业
哈佛女孩乔琬珊、剑桥女孩艾莉娅的创业项目都来自中国,菲律宾华裔女孩金百利也把未来目标放在了中国,毕业于名校的她们选择了和乡村、贫民窟的穷人做买卖来创业,牦牛、蜂蜜、螺旋藻,这些惯常的事物在她们眼中都是未来财富的代名词,创业梦想的背后还有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她们相信商业是解决贫困的利器。

左起:金百利 艾莉娅 乔琬珊

  哈佛女孩乔琬珊、剑桥女孩艾莉娅的创业项目都来自中国,菲律宾华裔女孩金百利也把未来目标放在了中国,毕业于名校的她们选择了和乡村、贫民窟的穷人做买卖来创业,牦牛、蜂蜜、螺旋藻,这些惯常的事物在她们眼中都是未来财富的代名词,创业梦想的背后还有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她们相信商业是解决贫困的利器。

  和穷人做买卖来创业——名校毕业后,乔琬珊、艾莉娅、金百利,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女孩,都选择了这份有点奇怪的工作。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乔琬珊,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牦牛资源,2006年来华创办公司,从偏远地区牧民手中收购牦牛纤维,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和纱;艾莉娅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08年在云南创办了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在菲律宾贫民窟出生的金百利,目睹了贫困、营养不良与死亡,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她选择的不是帮穷人赚钱,而是为穷人省钱,开发低成本的螺旋藻糖果和粉末,战胜“营养缺乏症”。

  她们不是大人物,也没有很多钱。她们怀揣起的只是一个帮扶穷人的梦想,还有一颗冒险的心。在5月14日的第三届卡地亚女性创业家亚洲区决赛入围选手揭晓仪式上,三个女孩谈起她们的梦想。

  艾莉娅

  她要做中国“蜂王”

  27岁,2006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08年在云南创立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香格里拉农场帮助农民安装蜂箱以及包装、销售蜂蜜,她坚信“商业是处理贫困问题的强大武器”。

  创业秘笈:蜂蜜。

  她喜欢蜂蜜,或者泡蜂蜜茶,或者把蜂蜜涂在面包上,有时候,她甚至直接用勺子舀着吃。这些蜂蜜要么来于自己的香格里拉农场,要么来自新西兰、伊朗等地。

  “每天,我都要喝竞争对手出产的蜂蜜。”艾莉娅(Alia Malik)笑着说。她穿一身蓝色的连衣短裙,干净利落,虽然有长长的卷发,但仍然给人清凉的感觉。“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我都感兴趣。蜂蜜不仅健康,而且美味。”

     希望帮助女性致富

  香格里拉农场,是艾莉娅在中国的一个项目,从去年开始,她开始跟当地的农民合作养蜂。春暖花开的时候,她就会去香格里拉和附近的地方转转,一年要去3到5次,每次呆一个月。

  父亲是巴基斯坦人,母亲是美国人,在云南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2006年,艾莉娅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先是到了非洲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项目,在跟随母亲去过一次云南后,她喜欢上了那里。

  “那是个天然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花。”艾莉娅觉得,如果在那里生产蜂蜜,品牌就比较容易推广。而在这之前,当地也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养蜂,但并不广泛。

  “他们眼神里有怀疑,也很兴奋。因为可以赚钱。”刚开始向农民们介绍养蜂项目的时候,这里的山民有些犹疑,但不像她之前想象中的那样闭塞。“他们看电视,也知道山外很多人在赚钱。他们也渴望赚钱。”

  随后,她的计划得到了回应,政府机构、养蜂专家跟她一起联合,为当地山民介绍养蜂的知识。“我自己对技术的东西不了解,我跟当地大学有了合作,解决技术问题。”而她担当的角色,就是把众多的资源汇集到一起。

  非洲的工作经历,让她更有务实的计划。2008年,她在一个村庄中设立了20个蜂箱。收获季节,看到农民们用自己提供的材料生产出蜂蜜,她异常兴奋。“之前很多中间商,到山村收购东西都压低价格,我希望给农民很好的价钱,公平交易。”

  来到云南,她称自己的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当地政府鼓励发展经济,同时不破坏环境,“很需要我们这样的公司,来促成与当地农民的合作”。

  她特别希望能帮助当地的女性。在她过去之前,当地的女人会采蘑菇卖钱,现在做蜂蜜,不仅不用离开家,还可以很快换得现金。她没想过,女人创业难度是大了还是小了。“我觉得,女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因为做企业不是那么为了钱。”

  “有盈利吗?”记者问。“呵呵,现在还没有。”目前看来最好的结果是,2010年能把投资的钱收回,2011年开始赚钱。她没有透露自己到底投入了多少钱。她只希望自己在金钱和时间上的付出能跟收入持平。“当然,我知道这是个过程。”

  不会放弃创业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跟最底层的农民打交道,做的却是全世界的生意。她知道,有些困难她想不到,也把握不了。

  比如蜂蜜的世界价格如果降低了,自己的价格必然要降低。再比如环保问题,西方曾经就出现蜂群因农药而逃散事件。还有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发展很多的农民养蜂,他们也很努力地在做,有主人公的意识。但出现问题,谁来为他们承担风险?这都是难题。”艾莉娅说。

  她的农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她希望自己的步子迈得稳健一些。今年,她在两个村庄做蜂蜜试点,每个村庄有100个蜂箱。但当地部门希望,几年内能在100个村庄做蜂蜜。“太激进的计划不是很好的。”艾莉娅摇头说。

  甚至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蜂蜜用玻璃包装还是塑料包装?前一种环保,但易碎,后一种简便,但不够环保。“哪一种更好。我也没有定论。”

  “如果坚持不下去,会不会放弃?”记者问。

  “如果这些事情都发生,那就太悲惨了。但我不会放弃创业这条路。”

  她的步骤是,目前最紧要的要管理好提供蜂蜜的人,要保证自然的、纯粹的蜂蜜。然后,她需要完善分销渠道。“刚开始的时候,先卖给外国人,香格里拉蜂蜜的价格比国内稍高,但比国际价格低,还是有竞争力的。之后再卖给国内的有机食品店。”

  艾莉娅的目标是,2010到2011年,以向中国城市的中产阶级人群销售自己的产品。她还有个大大的梦想,想来自己都觉得很“狂妄”——希望在中国盛产蜂蜜的地区,每户人家都有她的10个蜂箱,向她的农场提供蜂蜜。

  她周围的朋友评价她: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有决心。记者笑着说,有这么多优点的人,“之后必成大器。”

  粗通中文的她听后,头往后一仰,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