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女王奥普拉:从贫民窟到亿万富翁
关键词: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贫民窟,亿万富翁
11月20日,《奥普拉脱口秀》的录制现场显得有些忧伤。灯光、背景、音乐都和往常一样,奥普拉平静地站在再熟悉不过的演播室里。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录影,奥普拉哽咽着宣布:这档历久不衰的王牌节目将于2011年9月停播。

    11月20日,《奥普拉脱口秀》的录制现场显得有些忧伤。灯光、背景、音乐都和往常一样,奥普拉平静地站在再熟悉不过的演播室里。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录影,奥普拉哽咽着宣布:这档历久不衰的王牌节目将于2011年9月停播。

    一时间舆论哗然,猜测纷纷,众多忠实粉丝更是提前悲伤起来。奥普拉·温弗瑞,这位被誉为美国最具舆论影响力人物之一的文化传媒领袖,再次轰动一时。

  美国大众文化的符号

  跨越25年,《奥普拉脱口秀》无疑是美国电视节目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奥普拉效应”已经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符号。奥普拉凭借一流的口才和睿智的头脑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和追捧,她的言语和观点具有影响舆论的魔力,不仅宣扬了美国的价值观,甚至也影响到全球众多国家,创造着文化与商业上的双重价值。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节目中,奥普拉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抓住社会热点和影视明星,留给观众无数精彩的访谈瞬间。1986年,她在钢琴表演家李柏瑞斯去世前6周采访了他;在1993年的黄金时段中,迈克尔·杰克逊借着奥普拉搭建的平台公开指责那些批评他的人,并诉说患有致使皮肤色素混乱的白癜风带来的痛苦。

  节目的成功还在于奥普拉善于冲破名人公关的盔甲。在2005年5月那期著名的节目里,电影明星汤姆·克鲁斯展现了自己深情的一面。他在现场激动地从沙发上跳起来称自己爱上了凯蒂·赫尔姆斯;奥普拉还把《老友记》最后一季的拍摄现场搬到了节目的演播厅,让观众和这些陪伴了他们十年的“老友们”亲密接触,场面令人动容。

  除了光芒四射的名人,她也会采访那些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的普通人,倾听他们的寻常故事。有在车祸中被严重烧伤的幸存者,也有被大猩猩袭击后毁容的人。

    2004年,奥普拉的疯狂送礼举动震惊全美。当近300名现场观众打开礼品盒找新车钥匙的时候,奥普拉700万美元的慷慨付出和轰动的台词成了一时的经典。“你得到一辆车!你得到一辆车……人人都有车!”

  从贫民窟到亿万富翁

  风光无限的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寒苦,奥普拉的成功史就是这样一部传奇的励志片。她是女人,又是黑人,在成名前还是穷人;没有令人惊艳的外表,没有值得夸耀的家庭背景。相反,草根出身的她有着极其心酸的成长之路。

  奥普拉是私生女,她的童年在又脏又偏僻的农场里度过。那里鱼龙混杂,被人歧视的黑人小女孩在贫民窟里受尽屈辱,9岁那年,奥普拉还遭人强奸。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的伤害和扭曲,奥普拉从此在外面厮混、酗酒、抽烟、自暴自弃。是父亲的管教和爱把奥普拉从沉沦的深渊中救起。父亲告诉她:“有些人让事情发生,有些人看着事情发生,有些人却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就是这句话点醒了奥普拉的内心,她不愿意就这么潦倒糊涂地过一生。于是她发奋学习,不仅拿到田纳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还在18岁那年一举摘得“田纳西州黑人小姐”的桂冠,从此走上了星光大道。

  1976年毕业时,奥普拉由于出色的成绩而顺利成为WTZ电视台巴尔的摩驻地记者和主持人。但初期的工作并不顺利,因为感性细腻的性格,她在报道一些新闻事件时过于感情用事,经常忍不住流泪,而这恰恰不应该是客观冷静的新闻报道者所应有的素质。电视台领导以“太不专业”为由降了她的职。9个月后,她因难以适应工作环境而离开了自己的岗位。

  当时WLS的负责人丹尼斯·斯万森慧眼识英才,看到了奥普拉身上的潜质。1984年,他开始雇佣奥普拉来主持当时收视率最低的早间脱口秀节目《芝加哥早晨》。仅仅一个月,奥普拉独特的主持风格就使这个节目起死回生,收视率节节攀高,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第二年,节目正式更名为《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

  当时,“脱口秀”已经成为美国有口皆碑的电视节目形式,不过这个历来都是男主持垄断的“知识分子之间的报道式谈话”离普通观众的生活还是相去甚远。奥普拉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之风,打破常规,这档好似为其量身定做的节目将这位性情中人的弱点转化为优点——真诚、动情、自然的主持风格很快就受到众多好评。

  真诚与亲和是她的秘诀。因为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所以奥普拉能格外体会那些不幸家庭背后的种种心酸。她平易近人、善于倾听,从不装腔作势,高高在上,好像自己什么都懂却把观众当傻瓜。恰恰相反,在镜头面前,她会自揭伤疤来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她曾公开承认自己14岁时未婚生子,婴儿在出生两周后就夭折;她毫不避讳地承认少不更事的自己吸食过可卡因;甚至还道出自己在孩童时代被性侵犯过的经历。说这些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让她的观众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乔治·麦尔在奥普拉的传记中这样写道:“观众们信任奥普拉,是因为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当她提及自己隐私的时候,人们会发出类似的感叹:哦,原来奥普拉也和我一样,以前做过傻事。”

  有时,奥普拉也会把节目办得像一次集体心理诊疗。她会邀请著名的心理医生到场,并让嘉宾在节目中公开个人生活中最隐秘的角落。通过专家的分析和她的循循善诱,找出问题的症结。在节目中,奥普拉与嘉宾、观众共同袒露心迹,摆脱过去的阴影,一起成长。

  1986年9月8日,时任《洛杉矶时报》电视评论员霍华德·罗森伯格对奥普拉第一期脱口秀节目这样点评:“她是大气的、自信的、进取的、深情的、温柔的、可爱的、自然的、探索真相的、柔和的、真情流露的、触摸心灵的、朴实的、渴慕的。”

  这样的奥普拉,想不红也难。

  打造多元文化帝国

  名气的剧增也带来财富的积累,48岁那年,奥普拉成为《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的第一位黑人妇女,拥有超过23亿美元的净资产。

  谈到成功的秘诀,她说:“我生长在一个连水和电都没有的屋子里,周围的人认定我除了在密西西比的棉花田里干活之外不会有什么出息了。但我却深信自己可以用奋斗的生命向世人佐证事在人为的道理。”

    《奥普拉脱口秀》无疑是奥普拉最亮眼的名片,直到今天仍然占据着美国脱口秀节目的头把交椅。“我热爱这档节目,这节目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我太爱它了,所以才深知何时离开才是最好的时候。25年,我和这节目已经深深联系在一起,所以对我来说,在节目满25年之际离开是最完美的。”

  如今,《奥普拉脱口秀》即将淡出荧屏,但奥普拉却并不会走远。

  可以肯定的是,节目的停播绝对不会结束奥普拉传媒巨星的身份,而是反映了她力求转型的夙愿。关于她决定停播这档如此成功节目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但最可信的解释是她打算把精力投向自己即将推出的有线电视网。这家与探索传媒合资成立的有线电视网估计今后将会有七千万用户。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眼光长远的奥普拉就已经开始为打造自己的“传媒航空母舰”而悄悄酝酿了。1996年,她利用脱口秀的影响力推出了奥普拉读书俱乐部,不仅推动了业已萧条的出版业,还通过自己的图书推荐左右着最佳畅销书排行榜。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巴特勒认为,奥普拉的图书推荐对图书销售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前所未有。她在电视上推荐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从无人问津迅速蹿升至畅销书排行榜的头几名。读者、作家、出版商全都仰赖于奥普拉的“点石成金”。

  不仅如此,奥普拉还风风火火地创办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杂志《噢,奥普拉》。杂志主编、电影制片人、娱乐公司老板、政治参与者、慈善家,她在诸多社会和商业角色上转换自如,游刃有余。

  很多与奥普拉共事过的同事都认为:“她身上肩负的并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或一本杂志,而是一项使命——通过电视让世界变得美好。”有人甚至将之誉为“奥普拉精神”。

  在宣布停播消息之后,一位在场观众动情的表白也许可以代表很多喜欢奥普拉粉丝的心声。

  “感伤是我能想到用来描述此刻心情的唯一词汇。奥普拉已经做得足够多,她在非洲成立了学校、参与社区服务、关心弱势群体、慷慨捐赠。还有她在脱口秀上展示的魅力和睿智,让人难忘。我希望她能永远站在聚光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