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小老板"之路(二)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小老板,电子商务,学生老板,二手交易市
大学生创业内容转变的背后,是他们心态的转变。马云著名的“18罗汉”创业团队,常会提起阿里巴巴公司初创时的一个故事:当年开动员会时马云说,“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能生存80年的公司”,大家边鼓掌边想,反正是80年后的事;“第二我们要建设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

  环境之变

  细细分析我们的大学生创业,伴随1998年的第一次高潮,是另两件引人关注的事件:从这一年开始,大学开始扩招了;同样是在这一年,上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炮而红,韩寒代表“80后”一代宣布:“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这两件极富象征意义的事件,是一个闪亮信号: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样的形容不再合时之际,人们逐渐略带惊讶地发现,曾经的“天之骄子”在有些地方已开始过剩。同时,就在第一批“80后”学生开始进入大学的2000年,人们再次惊讶地知道了一个新名词———互联网泡沫。第一批学生创业的精英们大多在短暂的三年躁动高潮后,迅速消失。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知和态度开始发生变化,而面对就业压力和先行者的教训,“80后”大学生创业者们的调整更迅速,务实是生存之路。

  “当时我们谈创业叫‘头脑风暴’,而现在的学生创业,什么事情都能做。”2001年毕业后并未创业的小刘,如今在沪上一家媒体工作,她笑着说,“真的很佩服他们的点子和苦功,创业就应该这样。”

  “80后”成为创业主体,意味着他们必然会将新一代的思维纳入体系。“我们现在卖的是创意和苦工。”明洋如今和两个同学一起开办广告公司,前不久为沪上一知名地产企业做宣传,从雇人员、找场地、搞海报到整体内容策划全包,“3天活动,每天只有6小时,可准备的那个月我们没一天晚上12点前睡觉,后来每天还要把租来的椅子数清,确认没丢才能睡。”

  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知和态度转变。“当时我和他爸爸都听了他的个人分析,觉得有道理。”小朱的妈妈说,“放弃专业是可惜,但靠专业也不一定能成功。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做什么都行,成功没有复制谁的,最重要是不要眼高手低。而且现在社会这么多元化了,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做小老板有什么不好?”

  支撑之变

  “说是科技创业基金,但我们在创立初期就已发现这样的转变。因此在项目审批上,我们并未拘泥于高科技项目,其他那些凭借一个金点子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开展的创业,同样很值得鼓励。”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秘书长张德旺说。

  2005年成立的上海科创基金,是全国首个由政府投入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被大学生们称为“天使基金”,每年由市财政拨款1亿元,主要用于资助高校毕业生以科研成果或专利发明创办的企业,兼顾创意类和科技类咨询企业,最高可获30万元资助。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最近一项面对本市高校学子创业的调查显示:“有创业打算,但还没真正付诸行动”的占59.78%,而超过一半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是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高校是创新的源泉,如何才能激发高校学子的创新活力?”张德旺说,“这必须由政府来倡导完成,建设创业软环境。通过这两年发展,我已经能清晰感受到学生项目的质量在不断提升和更趋向广泛化、理性化、实效化发展,社会的宽容度也不断增大。”

  截至目前,上海科创基金受理点共受理项目700余项,已有224项正式完成工商注册,学生受助总额近3000万元。在这200多家公司中,比例最大的是信息电子类企业,约占44%。

  “作为全国首家此类基金会,我们其实也是创业,也在摸索完善。”张德旺说,“如今大学生创业类型的确日益多元化,今后我们会让覆盖面越来越广。如今,基金会已在原来4家分会的基础上增加到9家,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分会就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另外在松江面向7所大学的分会也以受理贸易文化类创业项目为主。”

  创新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项目价值大小之别。张德旺说,他们始终提倡的,是学生的创业项目和所学联系,要学以致用:“基金会的存在,不仅为解决学生就业,更是鼓励学生主动型、创造型创业,致力于培养建设上海创新型城市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