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风投资本引发电子商务“内乱”(二)
关键词:风投资本,电子商务,广告宣传,B2C网站,运营成本,营收项目
国内B2C已步入烧钱高峰期,部分网站砸血本打广告宣传为拼死一搏。据媒体统计数据,目前部分B2C网站在推广上的投入已近成本80%。可仔细看看这繁荣的背后,其实和集市上的商贩没什么区别,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有一个例子可以分享:一朋友在四月份受邀参加某网购网站的招商会,此前她向我了解过这家平台的情况,当时我知道坊间传闻该平台在为上市圈地造势,所以也就将其中的一些利弊想法如实告诉了她。

  事后,朋友跑回来说已经签订了合作意向准备入驻,当时我嘴多叮嘱要核对一下招商会的承诺和合同问题。没过了几天,朋友怒气冲冲跟我说“被忽悠了”,招商会合作意向书的承诺变了:X个月免平台费变成了买X送X,15天内签订正式合同变成了入驻即签。当然结果,我并没有纵容她骂娘,而要她自己决定是继续还是暂缓。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上面的问题,我想大家能明白一些缘由无需我再作过多解释。当然,生意人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这无可厚非。作为最具“风险”人群,他们关心自己的钱扔出去能不能赚回来(最好是翻个N倍);而且在等待套现的过程中是极其煎熬和痛苦的,毕竟自己的钱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很难做到不忐忑不安。

  但从另一面来看,“中国互联网企业大多是死在投资人手上”这种传论,把投资人贬为了“刽子手”。表明了中国不乏有钱的资本投资人,却旱缺有耐性、和前瞻性行家的无奈现实。

  最后一小部分占据先机或有投资财团撑腰的企业先富了起来,大部分有创新、有理想的小企业慢慢的被挤死,再过二十年还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抄袭。

  而拼杀活下来的小部分企业,就可以垄断市场掌控利润,貌似这正好与我们的特殊国情相符合。再看看1:1.5的投入产出比,这种“病态”坚持到底还能挨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