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新华社驻外记者的采访中,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官员和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或媒体负责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2009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所有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人均收入大幅下降。而中国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保证了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确实非常了不起。中国的努力不但保证了自己的经济增长,而且增强了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尔西奥·波赫曼:中国的成绩与政府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应对危机能力最强并且最早走出危机的,正是那些政府组织能力强和公共政策合理的国家。中国政府在危机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制定有利的宏观经济政策,组织所掌握的大银行为国内市场注入资金,确保了经济增长。
日本东京财团政策研究部研究员关山健:中国去年出台“家电下乡”和“汽车减税”等政策,拉动了消费增长。中国政府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对迅速扩大投资作出了贡献。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对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中国具有长远眼光。从长期来说,中国要想发展,光靠出口T恤衫是不行的,而是要生产一些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中国意识到应该发展生物技术、IT产业,以及其他一些在未来会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
英国广播公司中文总监李文: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改变政绩主要与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挂钩的状况,不再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另外,要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国企投资及大量出口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这就需要对一些基本机制和政策作出根本性调整,同时解决一些结构性矛盾。比如说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民众的后顾之忧,鼓励出口型企业面向国内市场,加大开放市场的力度等。
“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最感兴趣和看重的是民生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相对忽视了社会改革,也就是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重视这些领域的改革与投入,解决民生问题,有助于中产阶级的增长,建立一个消费社会,最终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如果没有公平性,就会缺乏激情。
菲律宾《世界日报》主编侯培水:温家宝总理日前提出的“蛋糕论”令人耳目一新。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不但可以避免贫富悬殊,也可以促成“和谐社会”早日实现。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公平,与民生息息相关。只有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才能使人民生活得如同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洪平凡:中国的居民消费之所以偏低,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相对不够,特别是在教育、卫生、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方面。这使得居民虽然收入提高了,但是不敢去消费。实际上,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老百姓生活水平和品质能得到提高,而不是说GDP到底增长多少。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今年中国政府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有很多投资空间,而国内的内需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我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是非常有可能的。
关山健: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依靠的是强劲的内需增长及出口增长。对今年的中国经济来说,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克服放松银根的副作用。如果继续不必要地放松银根,就会出现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危险。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师朴信永:对中国而言,创造就业机会始终是最大的挑战。然后,需要强化国内需求的基础,并建立更强的社会保障网络。这样一来,人们才敢于消费。中国需要关注的另一个挑战是通货膨胀压力,我们已经在房地产市场看到一些迹象。因此,应适当调整货币政策,以防通货膨胀率增长太快抑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