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讯出走的员工们是如何创业的
关键词:腾讯员工,创业,互联网,复制,微创新
“腾讯号”俨然中国互联网领域里最大的平台渔船,在这张大“网”背后,腾讯的员工们已经成为最有经验的水手。在最初的几十人团队里,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离开“腾讯号”去创业,但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名字很少出现在互联网上。在离开腾讯的这张大“网”之后,他们是怎样来捕鱼的?

 “腾讯号”俨然中国互联网领域里最大的平台渔船,在这张大“网”背后,腾讯的员工们已经成为最有经验的水手。

  在最初的几十人团队里,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离开“腾讯号”去创业,但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名字很少出现在互联网上。在离开腾讯的这张大“网”之后,他们是怎样来捕鱼的?

  切入腾讯的盲点

  从腾讯出走创业人群里最有分量的曾李青告诉腾讯出身的创业者“要么做腾讯不屑于顾及的业务,要么投靠大公司。”

  曾李青离开腾讯COO的位置后,无论是他投资的公司还是自己创办的公司,在常人眼里都是做偏门的生意。

  他投资的一家叫做“太美”的旅行社是一家专门为富人定制全球奢华旅游服务的公司,而他创办的“拉特兰”也是一家通过互联网为富人定做高档服饰的公司。这些都是曾李青从他那些有私人游艇的朋友里得到的启发。

  腾讯昔日的“187号”员工陈应魁和“98号”王星一开始做的是用户入口整合的易野网。但两人后来意识到,如果腾讯做这个东西,用户群的拓展会很容易,单枪匹马的易野网很快会被挤掉。于是,陈、王二人立即转方向去做了相对“狭窄”的卖电影票的“卖座网”。他们不担心偌大的腾讯会来抢这样的饭碗。

  而昔日的腾讯“18号”李华则在深圳经营一家创意影楼,远离IT圈,他的生活倒也很在状态。李华说:“从腾讯出来再创业的人,有做旅游的、有做彩票的等等,几乎回避了跟腾讯直接冲突。”

  水手变身渔夫

  从水手的身份蜕变后,他们变成了渔夫,具备了敏锐的商业嗅觉。

  从腾讯辞职后,汪海兵召集了两位同事一起做儿童网络社区。他们想到的方向是把儿童锁定为客户群,这是激战在红海领域的创业者尚未察觉的。

  一开始汪海兵只是想抓一条“低龄儿童网络教育”的鱼,但摸着摸着就把3到14岁这个大群体的互联网市场摸出来了,而且摸到手了。

  汪海兵还嗅到淘米网有别于其他网游的气息,他认为这种气息跟“迪斯尼”很像。

  基于低龄化的用户,网游除了打怪升级、装备、PK这些游戏系统有吸引力以外,游戏人物和故事背景都是他们所追崇的。把游戏元素引入现实生活,给淘米带来了更大的“鱼”。

  汪海兵的淘米网络仅用三年时间,就坐稳了国内儿童网络社区“老大”的位置。有网友戏谑说,国产网游绝对不用自卑!暴雪的魔兽世界算什么,淘米的客户就是它的4倍!

  复制+微创新

  外界对腾讯有个说法:“一直在复制”。腾讯系的创业者似乎继承了这个因子,他们善于找到复制的对象并加以“微创新”。

  腾讯07级的员工happybird虽然在腾讯呆的时间不长,但他能知道什么互联网因子值得复制。当他看到大众点评网这样的网站迅速蹿红,立即想着在“点评”这个范畴做一个垂直领域。很快,他辞职后张罗了“装修派”。这是一家单单针对装修公司做的点评网站,但对用户却是真的实用。

  谈起浏览器工具条,很多用户把它等同于流氓软件。金光哲离开腾讯创业后研发考拉宝软件,考拉宝一改传统工具条简单的功能,提供截图、RSS订阅,以及文章制作的功能。而最让用户称道的截图功能其实就是复制了QQ聊天工具里的小功能,把它放到使用频率更高的浏览器里,竟然也能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