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最近的跑道转换给大家一个聚焦的机会。他一直在跨国名企做研发和管理,很晚才走上创业之路。不难看出,他积累了雄厚的创业资源,很可能成功创业,但是做了一辈子职业经理人的他,从心理基因上看到底是哪一类人?如果心理上不是企业家那类人,他真的会享受创业的乐趣吗?
天生基因造就今日角色,企业家和经理人的角色也因基因而不同。
唐骏,保守估计有上亿资产,却宁打工不创业。
马云,没钱,借两千美元创业,宁创业却不打工。
唐骏,不是没有梦想,非创业之梦想,打工皇帝之梦想也。
马云,不是找不到好工作,不甘为人下也。
人各有志,因为人各有类。十年来,我接触企业家,测评他们手下的职业经理人,我感觉,经理人和企业家是两类人——不同品种,不同心理结构。夸张地打个比喻,是“马”与“牛”的区别。
企业家精神,80%是天生的,所以,创业者往往年纪很小就开始创业了。在创业环境好的美国如此,在创业环境不那么好的30年前的中国也不例外。何享健早在1968年就开创美的了!想想那个时代背景,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何享健只有小学学历。和他一样的还有统一的高清愿、日发的吴良定……太多了。也许条件好,他们当初也会读大学,但是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内心创业的激情,会烧得他们读不下去书。
没错,辍学肄业的创业者也不是少数,比如上了两年大学就辍学的比尔·盖茨开创了微软;上了一学期大学就辍学的史蒂夫·乔布斯开创了苹果。
真正的企业家,即便开始没有创业,也必不愿久为人下。比如丁磊,在宁波电信局工作了两年,就按捺不住创业冲动,创立了网易。
相对而言,企业家和经理人天生的心理基因就不一样。
企业家和政治家(社会变革人才)最难得,社会变革人才、创业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销售人才,对心理品质要求是很高的,这些心理品质,不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因为对心理品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是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大批量培养的。
企业家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服务,从而为社会贡献价值和就业机会。他们成功的概率不大。敢于创业的人不多。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者。他们中的失败者,负债累累,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企业家不用上班,也没有下班,24小时工作,梦里都想着企业。成功企业家身体好的不多。
职业经理人的任务,则是通过为众人搭建工作平台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理人必须具备五项心理品质:“与人为善”(让人信任)、“追求卓越”(内在的高标准)、“自信果敢”、“战略思维”(知道企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和“知人之智”(知道什么人能做什么事)。
比较而言,创业人才不仅必须具备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五项心理品质,而且还要具备冒险精神:赌徒般的孤注一掷。他们敢赌的心理机制有两个:第一,他们不怕输的后果。第二,他们对风险的感觉比一般人迟钝,或者他们对成功概率的估计比一般人乐观一些。所以,创业人才能够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牺牲,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机会。同样一个商业创意,一般人看到的是失败的种种可能性,而创业人才看到的是成功的种种可能性。企业家搞砸了企业,只能申请破产保护。
经理人冒的风险,相比之下就不值得一提了。美国大公司CEO搞砸了企业,卷铺盖走人,还有金色降落伞(写在聘用合同里的优厚的经济补偿条款)。
至于勤奋,企业家把身家性命都搭在企业上了,不勤奋才怪!但职业经理人也不差,呕心沥血拼尽全力也是常事。
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想总结的,是企业家精神。《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采访柳传志,问他如何和杰克·韦尔奇相比。柳传志谦虚地说,自己的公司没有GE这么大,跟韦尔奇相比有差距。我不同意。在我的人才分类学里面,柳传志属于企业家,杰克·韦尔奇属于经理人。一个成功的创业人才需要的心理品质,比一个成功的管理人才多。所以,从人才类别来说,柳传志比杰克·韦尔奇更难得。
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在人口中是极少数。众多头脑发热的企业要求员工具备企业家精神。他们想过没有,有企业家精神的人都去创业了,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打工。连职业经理人都很难有的企业家精神,何况一般员工。
李开复最近的跑道转换给大家一个聚焦的机会。他一直在跨国名企做研发和管理,很晚才走上创业之路。不难看出,他积累了雄厚的创业资源,很可能成功创业,但是做了一辈子职业经理人的他,从心理基因上看到底是哪一类人?如果心理上不是企业家那类人,他真的会享受创业的乐趣吗?
走在街上,我看到那些烤地瓜的、卖羊肉串的,深感他们其实都是具体而微的企业家,我向他们行注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