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盛大总裁唐骏一行人等,突然出现在17Game。这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网络游戏代理运营公司。唐骏等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评估一下这个公司是否值得收购。
而接下来的收购行程很好的反应了这个免费游戏之父对于免费游戏的理解。
2005年7月,盛大总裁唐骏一行人等,突然出现在17Game。这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网络游戏代理运营公司。唐骏等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评估一下这个公司是否值得收购。
在17Game的会议室,唐骏当头就问:“免费能收得上钱来么?”。难怪唐骏好奇,17Game代理的《热血江湖》是当时唯一的免费网游。
时隔4年后,已经没有人记得与会人员是如何回答的,唯一记得的是,会后唐骏带来的技术、运营、审计等各种专业人才迅速进驻17Game公司的各个部门。在此后的6天内,17Game的报表、数据库被这些人员“翻了个底朝天”。
“他们什么数据都看”时任17Game公司CTO的方晓日回忆说,他们什么都关心,尤其是关心17Game的免费模式,卖什么样的道具、每种道具收多少钱,每天能卖多少个,多少人付费等等,“可能就差把游戏代码要走了”。
一周后,盛大正式向17Game公司提出收购,对于这个当时月流水只有2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盛大开出的报价一涨再涨:1800万美元、2000万美元、2200万美元......直到闻讯而来的17Game股东中华网动用否决权。
虽然收购被阻击了,但在3个月后,盛大宣布采用“免费”商业模式。方晓日说,虽然盛大说自己是第一个免费的,但这只是一种宣传口径。实际的情况是,在盛大遭遇瓶颈,《传奇》下滑之际,盛大看到了17Game的成功实践,他们知道这条路可行,因此17Game才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免费模式的公司,他才是中国的免费游戏之父。
韩国人的建议
《热血江湖》原本是韩国Mgame公司开发的一个收费游戏,在中国上市前5个月,韩国开发商向中国代理商17Game建议采用免费模式。理由是《热血江湖》在韩国改成免费以后收到了奇效:虽然同样人数下收入只相当于原来的1/3,但同时在线人数却增长了3倍,并且收入和人数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韩国人的建议吓了17Game一跳,在各种怀疑中有两点几乎是致命的:免费游戏收不上来钱怎么办?得不偿失怎么办?(人数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免费造成的收入下降)
对于盛大等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来说也许以上两点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当时的17Game来说,绝非是杞人忧天。连续的事件:签下《英雄王座》、《热血江湖》,《英雄王座》运营不理想、投资方中华网投资不到位已经使得17Game的现金流几乎“断炊”,再有闪失只能关门。
建议变成了讨论,讨论演变成了争论。以CTO方晓日为代表的“支持免费派”与“保守派”争论到内测还没有结论。
讨论了多次,韩国人的态度也有所软化:韩方表示并不是在要求中国代理商免费,毕竟他们也不了解中国国情,他们只是建议中国运营商采用免费,哪怕是部分免费也可以,但最好别采用全部收费的模式。
赌一把
就在韩国人动摇的同时,17Game的判断倒是明朗起来。
方晓日回忆说,讨论N次后17Game管理层已经有了基本认识:免费模式肯定能收到钱。在17Game运营的其他产品如《决战》中,就曾经以出售道具的方式获得了盈利,而且很可观。唯一吃不准的就是,如果采用全免费,“人数的提高是否能弥补收入的下降”。
17Game管理层始终在推演一个公式:按照韩国的经验,采用免费模式的产品,在同样人数情况下收入下降1/3,人数应该相应增长3倍才能“得失相当”。以当时中国的情况来看,收费游戏做到5万同时在线以上就可以赚钱,如果改成免费模式,意味着一个游戏必须要做到15万才能确保盈利。
在2005年,做到15万同时在线意味着这个公司在中国网络游戏业内已经可以排名第四,紧随网易、《传奇》、《魔兽世界》之后。
在反复论证中,方晓日这个CTO始终坚持要“赌一把”。首先,收费游戏在宣布收费后将不可避免的面临损失50%以上的用户,免费游戏完全可以避免。其次,韩国人的做法都已经现成的,不需要17Game有任何投入开发和风险,拿过来试就可以。第三,很多营销手段第一次出现往往是效果最好的,免费其实就是一种营销创新,虽然是第一次在中国出现,但也是最有可能是最成功的一次。
这种“赌一把”的想法最终成了17Game董事会的一致看法。
说服
17Game公司自己虽然决定了“赌一把”,但周围的伙伴则未必支持。
第一个不认可就是“渠道”。听说《热血江湖》将要免费运营,一直是17Game产品点卡总代理的骏网犹豫了。以至于时隔4年后,方晓日还记得那个屈辱的时刻。
在骏网办公室,签约最后一分钟,骏网表示不能签字付款,除非减少原定500万的预付款。电话请示,管理层决议,虽然面临资金短缺,17Game还是答应了骏网的条件。谁知骏网又提出新条件,签约被拖到了下午。眼看着前方人员“搞不定”,17Game老总亲自登门,条件一让再让,预付款总额谈越低,最终仍是没有谈下来。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17Game只好放弃全国总代理,包括CTO方晓日在内的公司高管亲自到各省游说,发动省级总代理商。除了演讲实惠更是大大的:只要买5万元人民币的卡就给省级总代理资格和优惠,这些卡不但能充《热血江湖》,还能充17Game旗下的其他收费游戏。
其实省级代理对免费模式并不陌生,大多数私服就是依靠免费模式存活的。更兼17Game是一卡通,收费游戏本身就有一定的量。3周内17Game完成了建立省级代理的工作。在此后的几年内,以省级代理取代全国总代的渠道扁平化潮流成为了业内的趋势。
不认可的还有投资方。《热血江湖》已经11万同时在线了,中华网依然无动于衷,说“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你们可以自己找融资”。直到17Game引来了盛大上门收购,这才引起了原股东中华网的重新关注,并顺利的获得了第二次注资。
时机
免费游戏并不是真的免费,作为第一个免费游戏,收费的“时机”、“分寸”毫无经验。在前半年方晓日唯恐操之过急,前功尽弃。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收费?根据收费游戏的经验是人数要憋到高点才能收费,这样收费以后用户不至于流失过多,因此方晓日们也自然的觉得应该在《热血江湖》的高点收费。根据韩国经验,3倍于收费游戏人数才能盈利,因此《热血江湖》“憋”到15万人同时在线再收费就被看成了当时的”天条“。
由于资金压力,17Game只憋到11万就忍不住开始收费了。从后来是事实可见到15万再收费这种理论其实并不正确,从4月到10月的6个月时间内,《热血江湖》虽然收费了但是仍保持了每周1万人的增长。
第二个大问题是,推出”商城“后玩家会不会反感。方晓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收费游戏一收费就损失50%,别免费游戏一说要卖物品就损失1/3用户”。担心归担心,7月份“商城”还是“偷偷摸摸”挂上了。结果运营团队的担心多余了,根本就没有玩家对此反感。
开始收费后“收费的分寸”也是一个需要拿捏的,方晓日回忆说由于担心卖东西太多引起玩家流失,明明有100多种物品额可以卖,结果第一个月只敢放出来10个,并且都是都是回城,补血丹等无关痛痒的东西。证明没有反感才敢增加一些,再增加一些。
这种试探性收费使得《热血江湖》开始的收入只能相当于收费游戏的不到1/10。经过很长时间的试探,方晓日离开公司前《热血江湖》已经能达到收费游戏的3/4了。其中付费比例是28、29%左右。一个用户每月平均付费60多元人民币。
《热血江湖》以后,《传奇》、《完美世界》、《征途》等免费游戏纷纷涌现,免费模式终于成了中国网络游戏的主流商业模式。
在方晓日看来,免费商业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降低了游戏的门槛,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先进到游戏中游戏,而不是被收费挡在门外。这种优点在《热血江湖》成功的实践后,也逐渐被业内认识,他认为在盛大、完美世界等公司早期免费的套路都有17Game的影子。
对于如今的免费游戏方晓日却颇不认同,方晓日认为《征途》带领大家走上了歧路。17Game在探索免费模式之初就确定了绝对不卖道具的原则。因为虽然出售道具能够短期获利,但由此牺牲了平衡性也使得游戏大起大落,寿命大为缩短,更加糟糕的是影响了这个公司的口碑,对这个公司今后的产品,长久的发展尤为不利。
方晓日表示,免费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争取更多玩家付费,而不是争取某些玩家付更多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