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聚网郑昀:技术人员转型先要开始观察用户(1)
关键词:玩聚网,郑昀,技术人员,转型,产品经理
8月28日下午16时,玩聚网CEO郑昀做客腾讯科技《新产品经理》系列访谈,就Friendfeed模式在中国的摸索、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摸索,与技术人员转型产品经理的摸索,和网友进行交流。

    8月28日下午16时,玩聚网CEO郑昀做客腾讯科技《新产品经理》系列访谈,就Friendfeed模式在中国的摸索、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摸索,与技术人员转型产品经理的摸索,和网友进行交流。

    精彩观点:

- 用户尖峰对我们还是有一些影响,到后面会削弱一些。如一些尖峰用户、高端用户,来自于他的推荐是一个可阅读性是非常好的,再挑其他全网数据证明这个数据可以进行传播,尖峰用户非常有用,相当有用。但是在后续的时候,会把它的权重降低,我们通过算法设计,可以把相关用户权重降低。

- 我们并不在乎别人能不能算这个趋势,我们是在乎,在全网,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媒体上都去找到各种各样的数据,来交叉验证,来找到真正的热点是什么,最终目的是能够在第一层面实时展现中国社会媒体的脉搏

- 当时做的时候我们都是技术出身的,认为技术可以解决很多事情。所以最开始做的时候野心也比较大,就是能够把新闻、论坛和博客全部打通,然后串起来做。不过就像酷讯张海军说的一样,别人做不好的东西我们可能也很难做好,做着做着就会发现中间会有很多困难

- 我们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还是想可以在一起垂直领域做一做,当时做的主要是面向于新闻或者博客,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在其他垂直领域做一做,看看能不能走的通这条路,所以就转去做股票等方面。就是试能不能把这些模式复制到别的领域去。

- 最开始做的时候肯定都是技术的出发点,就是我现在拥有什么能力,我可以怎么去造出来一个需求出来,或者造出来一个产品,最开始一般想法都是这样。后来是先观察别人,都提出过哪些具体需求,而这些需求又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是怎么做的。就是这些观察。

- 如果刚开始准备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想太多的事情。即使一些事情是和你类似方向的,可能未必和你有关系。只需要把自己能找到的这个需求去满足好就够了,走自己的路,不要因为别人外在的一些行为影响你自己本身做事的方式。

    现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关注腾讯科技《新产品经理》的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徐志斌。今天很高兴能够邀请到玩聚网CEO郑昀,一起来聊一聊“摸索”两个字。玩聚网的模式在国内,我们在预告当中曾经介绍到这个,它在国内被认为是最像Friendfeed这个网站的新的创业公司,Friendfeed在8月初的时候刚刚以五千万美金卖给了Facebook,我们可以聊一聊这个模式在中国的摸索,这个模式和中国本土化的碰撞,以及郑昀本身也是技术人员出身,聊聊他到产品经理的这个过程。首先请郑昀简单和大家打声招呼。

    郑昀:大家下午好!我是玩聚网的郑昀,这些年来一直从事智能语义聚合。主要是探讨如何利用语义的力量挖掘新的趋势,找到潜在的趋势,有点像Friendfeed,主要是聚合方面比较像。

    主持人:8月初Friendfeed以五千万美金卖给Facebook,这个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你这边有什么感受?

    郑昀:比较平淡,还是比较平淡,因为这个东西很难脱离于中国的国情能够独立的生存下去。尤其它这种聚合,要聚合各种各样的媒体,在监管层面上可能会有一些麻烦。所以看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比较平淡。

    主持人:郑昀在开场白介绍当中认为,语义聚合方面比较像它,意思是不是说玩聚网其实还有很多模式,或者还有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像Friendfeed那样的,哪些地方呢?

    郑昀:我们从一开始是做语义的,国外有很多方向,比如语义上有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加上连接检测这种聚合模式,有很多种模式。我们跟国外因为接的比较近,这些模式都观察非常快,经常会拿来自己做一些实验,然后在中间找一些创新的点子做一做。所以说像Friendfeed这种不同社会化媒体之间聚合,这种模式可能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刚好做的有点像,其他的产品其实并不像。

    主持人:你自己当时在规划玩聚网这个产品的时候,那时候列出的要点,分别要实现哪些东西呢?

    郑昀:我们当时是模仿美国的Techmeme,当时它刚上线不到一年,我们有点想向它这个方向走一走,当没有想太多,因为我当时是做移动的,做移动业务做了六七年,刚转到互联网上,所以当时没有打算的太远,只是说能不能在热点自动发现上面做出来一个中国的第一,来做一做。

    主持人:你之前做无线的产品,你从无线转到互联网本身产品思路上有什么样的不同?

    郑昀:当时只是做项目,做移动的平台项目,跟互联网其实没有太多的相似点,相当于是脱离了原来的经验,直接跳出来的,跳到了这个互联网上。而且刚开始并不懂语义,只是说按照Techmeme走的话,在中国怎么走,最开始只是简单地分析它的一些模型,到中国来发现不行,需要加入语义,慢慢地把语义引入进来,对我们来说,语义是一个很成熟的积累,能不能在语义上和社会化媒体结合之间找到一些出入,在这方面探索比较多。

    主持人:我对Friendfeed了解其实不是太多,但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是当Twitter这个模式火了之后,许多人开始去研究Friendfeed,但有一个观点是认为Friendfeed这个模式或许是在Twitter之后,会有可能成功的一个模式。但是现在Twitter才刚刚起来,Friendfeed的这种成功,你认为会在多长时间之后?

    郑昀:我觉得它其中一个非常强的要点和Twitter后来强调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实时,实时这个问题在Friendfeed上可能能比Twitter做的更好一些。要说什么时候能够像Twitter一样引爆的话,还真的很难说。

    主持人:但我不是太明白这种不同点在哪里?比如说我在Twitter上面,可能就是以人为单位,我去Follow某个人,某个人来Follow我,Friendfeed是像中国论坛建楼梯的方式,层层楼梯搭下来,以话题为中心,你的这种模式相对他们又是什么样的呢?

    郑昀:我们跟它的区别。它是着眼于一个一个的人,就是每个用户导入它的这些社会媒体上的项目,对它来说都是一个一个的人,大家订阅的都是每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像社会媒体,这些用户,到我们这里最开始的是一个测量维度,我们通过检测,社会媒体上面传播的是什么东西,我来发现热点,延伸出来一些应用,社会媒体的数据对我们来说是挖掘的基础,所以跟它不太一样。

    主持人:这么聊起来的话会很有意思,在国内,你应该算是第一家来做这个东西的人,按照我们以前的聊天,如果你发现一个新的市场应该是一个很高兴的事情。但从你目前做产品的感觉来说,是高兴还是什么样的感觉?

郑昀:只是感觉这条路非常有意思,非常新颖,很少有人涉足在这方面去尝试,但是真正做进去的时候发现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是喜忧参半。

主持人:产品实现之路,从你自己有一个初步的思路,要达到目标,你自己感觉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郑昀:只是把第一步走了一小半,因为我们最终是希望能够把这些热点和趋势的东西挖掘出来之后,在此之上建立一个社区,大一统的社区,但现在只是做到了把这些热点和趋势能够良好的挖掘出来,先做到这一步,但是下面做社区,做其他的,还没有做好。只是走了第一步。

主持人:从第一步的角度来看,用户对它的反馈现在是什么样子?

郑昀:还可以,我们后来做的几个工具来说,它对信息过滤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它能够加快信息的快速流动,信息原来可能也在流动,但我能检测到这个流动,而且把其中有意思的有趣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放大,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这个效率还是比较高,我们做的效率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