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西省赖以生存了30余年的第一大产业——煤炭业经历重大变革,数以千亿的民间资本因“煤炭资源整合”而退出煤炭行业,这些资金将何去何从?记者专程走访山西,采访了煤老板、矿工、政府官员等形形色色的角色,发现数以千亿的资金,有的流向了传统的投资渠道房地产,有的则“摇身一变”投身文化媒体等行业……
资本的动向
“我要像中粮收购蒙牛那样,做文化的全产业链,从艺术品和艺术家资源到自包装、销售,最后将艺术品拍到全世界。” 闫利明计划投资3亿元资金进军文化艺术品市场。
今年全国的800多场传统艺术品拍卖会,他的团队几乎场场必到,像买股票一样,吸纳那些价值尚未被开发的、他认为极具升值价值的艺术品。
闫利明进军文化的构思比《国家文化振兴纲要》 的出台还要早一些。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投资回报周期远比煤炭业要长许多。
“文化,同样是一个暴利领域。投资文化,10年之后的投资回报将是100亿;投资煤炭,10年后也会有100亿”,他说:“所不同的是,煤炭是高危行业,文化是抗周期行业;煤炭是暴利,文化则是事业。它回报越往后越可观……”闫利明说。
闫利明的选择可算是个个案,在他身后的追随者尚不多见。但仍有少数煤老板在观望他的动向,浅尝书画艺术品这块蛋糕。“如果文化产业因若干煤老板的介入而发展起来,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山西。”山西省社科院一位学者称。
实际上,相当多的煤老板选择了房地产业。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官员曾担忧:“如此庞大的资金如果大举进入房地产业,将是一场灾难。”
煤老板投资房地产业的计划远不止山西省内。今年,山西煤老板频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置业。北京地产大鳄潘石屹就曾爆料称,建外SOHO、三里屯SOHO有一大半被山西煤老板买走。
与山西煤老板相熟的杜先生说,其认识的大部分煤老板都在投资房地产,另外一些相对保守的老一辈煤老板仍然钟情于矿业。
闫利明透露,自己一个以前开煤矿的朋友现在跑到朝鲜搞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洗选厂,“通过一些关系”把朝鲜当地的铁矿石运到东北地区鞍钢一带。“他喜欢暴利,撤出煤炭业后已经无法进入一个正常经营的行业。”
此外,记者了解到,手握超级游资的煤老板们,已成为日益壮大的炒金矿大军中的新主力,菲律宾、印尼、南非、纳米比亚、澳大利亚等富藏金矿的地区,都得到了煤老板们的光顾。
另有一些煤老板转战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继续开发金属矿。不过,内蒙古、新疆、陕西、贵州等产煤省区也在复制山西的整合经验。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此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继续推行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煤、铁、铜、锰在内的15个矿种仍然是矿产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矿产资源产业对于民营资本来说已进入夕阳。
闫利明创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同为煤老板的两位股东,其中一个投资生产化肥,另一个则投资山西当地一家报纸。
煤商不屑基建和公共服务领域
当媒体记者出现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办公室,其负责人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短短10分钟内,他进进出出办公室多次,期间手机的耳机线不曾从耳朵上摘下来,每次在办公桌前坐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拨打座机电话。
“厅里的领导都下到矿区去视察生产,无法安排采访。”他对记者说。山西煤炭工业厅其他各部门也对煤炭资源整合进展一事讳莫如深。
记者从知情人士那里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11月份,山西省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12%,其中非重点煤矿减少20.88%;全省安全事故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47起。此外,1-10月山西省原煤产量(调度数)为48995.84万吨,同比下降7.73%。
与此同时,山西省发改委办公室里也压下来不少媒体采访。其工作人员以委里领导“生病住院”为由称采访批下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山西省内媒体称,这是近来政府部门面对媒体的“拖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