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妹闯北京 5店开了40家饰品店(上)
关键词:创业,饰品,服装,货源
范永如,来自东北农村,19岁只身闯京城,仅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开起了40家饰品店,现在的范永如是个时尚的年轻老板,可是就在五年前,她却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闲了半年以后,不甘心贫困的范永如决定出去闯一闯,2000年的一天,范永如来到了北京。

    范永如,来自东北农村,19岁只身闯京城,仅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开起了40家饰品店,现在的范永如是个时尚的年轻老板,可是就在五年前,她却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闲了半年以后,不甘心贫困的范永如决定出去闯一闯,2000年的一天,范永如来到了北京。可下了火车她就蒙了,因为在此之前她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偌大的北京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随着人群范永如走到了一个公交车站,她的创业路正是从这个公交车站开始的。

    范永如:“公共汽车站不是都有站牌吗?上面都写去哪儿去哪儿,当时我就看,我发现了一个地方中关村,本身我就是村里来的呀,我就对这个中关村很感兴趣,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到村里先去看一下,可能有我发展的地方,然后坐了去往中关村的车我就去了。去了之后,我下了车之后我一下子就蒙了,怎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啊,和我们家里的村里怎么相差那么大呀。”

    中关村的发达程度远超出了范永如对“村里”的想象,一下子来到这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村子”,让本来就漫无目的的范永如更加地茫然。下了车后,范永如顺着一条大路走进了一栋楼里,当时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其实冥冥中,命运之神已经将她引向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范永如:“走不到100米,我就看见前面有一个玻璃门,上面写着招导购,然后我就过去了,过去了之后当时我在想我的机会来了,我可以在这儿生存了,然后进去跟那个老板交谈,当时老板看看我一个女孩子刚来到北京也挺不容易的 ,然后就答应了。”

    范永如说自己算是幸运的,在刚到北京的两个小时内,就找到了安身的地方,但是她并不满足做一个服装导购。而这时朋友纪墨去了趟韩国,正是季墨的韩国之行,改变了范永如原来的生活轨迹。

    纪墨:“买了好多那种什么手链呀、项链呀,这种在韩国挺便宜的,我就带了一些回来,当时范永如就到我这里来了,来了以后呢,我说你挺爱美的、挺臭美的,然后我就把这些东西多送给你一些,结果呢她就挑了好多,当时说句实话

    我是想分散给好多朋友来的,她一下子挑走那么多,我说心里还有点舍不得。”

    当时范永如每天都带着纪墨送她的小饰品上班,很快她发现有人对这些小饰品感兴趣。

    范永如:“客户看见我了之后,就说你这个小饰品挺漂亮的,在哪儿买的呀?我当时就想这也是一个商机呀,如果我要把这些小饰品找回来,然后我自己来卖的话,肯定就说除了这份工作能赚到工资,我其他还能赚点外快呢,然后当时我就跟纪姐打电话,我就说你这个小饰品能不能给我找到货源?”

    纪墨:“我说你干吗呀,我送你那么多还不够你戴的吗?”

    范永如:“有其他一些顾客问,然后我想在店里代卖”。

    纪墨:“后来我就琢磨,我说这小女孩挺土的,说句实话也不是蛮漂亮,然后刚到北京来也没多久,然后我说怎么有这种想法呢,我觉着我就从心里一动,一动我就想,这小女孩还是蛮有思想”。

    最后纪墨托从威海的韩国城帮范永如进了两千元钱的韩国饰品,然后在服装店里搭配着服装卖。当这第一批货全卖完了以后,范永如发现她赚钱了。

    范永如:“记得特别清楚,我除了这个成本之外呢,我还赚了2000元钱,当时把我高兴得,然后我拿着2000元钱,我就跑出去了,跑到天桥上然后往下看,看那个车来车往,北京很多车嘛,然后当时我就在想早晚有一天,我也会拥有一辆就是属于自己的车。”

    就这样干了大半年,范永如攒了两万元钱,本小利大的小饰品生意让范永如下决心要自己开个店。2000年8月,她又从家里借了两万元钱,在中国农业大学旁开起了自己的饰品店。

    范永如:“永远都是想自己当老板,不可能就是说给别人打工,就是给别人打工的时候,我心里也不安分,我就是想着有一天我一定要自己当老板,就这样

    然后自己就说,当时做老板的感觉非常好,每天都特高兴、美滋滋的,3天都不知道累,然后也没吃几次饭,也就不知道累、不知道饿了,反正就是心里就特高兴。”

    自己做老板的高兴劲还没过,范永如就再也乐不起来了,第一个月小店全部的营业额只有两百三十二元,而当时一个月的房租就几千元。为什么原来挺畅销的小饰品现在却无人问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刘艳:“像我们产品也比较时尚,就是价格比较贵,像进价都是二三十元钱,卖价是三四十元钱,像学生一般情况下是消费不起的。”

    学生:“我们都是消费者、还在上学,都用的爸爸妈妈的钱,我觉得不怎么舍得,买那些特别好的,就是看上了都舍不得买。”

    找到原因,范永如赶紧调整经营思路,她改去义乌进货,经营十元以下的产品,并且扩大了经营范围,除了饰品外还卖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但生意仍然不见起色,残淡经营了一年多以后,范永如发现她实在没有钱可以赔了,2001年10月,她打算把店关了。

    而这时范永如的店里来了几个学生,其中有一个经常到她这里逛,但却很少买东西。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成了她的老顾客,在她的引荐下我们找到了这个学生。范永如说当初正是这个学生无意中讲的一番话,又让她看到了一点希望。

    学生:“她那个老板总是问我,她说你来的时候,怎么每次给你们同学选,你们同学选你也不选呢?我说你这儿的东西我都不适合,我也选不到自己喜欢的,即使再便宜我也没法选。我说因为我是南方的,广东的那些同学,我们的同学都跟我一块去选,都没有选到合适的,我们那边喜欢的都是比较淡雅一点的,她那里的都是大红大紫特夸张。”    

    范永如:“我怎么把这一点给忘了,因为我本身就是北方人,我的眼光呢进货呢,肯定都是以北方人的眼光来进,怎么就忽略了南北方差异呢。”

    抱着放手一搏的想法,范永如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万元,又到义乌去组织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