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大学生校内创业项目的“短命化”(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项目,短命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大学生不应该是抢饭碗的人,而是造饭碗的人”,各高校也提出“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引导学生走创业之路。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坯都还没有成型就夭折或变形了,怎么去造碗啊!”浙江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说。

  在国内部分高校采访时发现,大家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短命化”。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社会舆论大力宣传“大学生不应该是抢饭碗的人,而是造饭碗的人”,各高校也提出“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引导学生走创业之路。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坯都还没有成型就夭折或变形了,怎么去造碗啊!”浙江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教授说。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院长李杰则专门做过统计:大一的时候,校内的创业社团、项目多如牛毛,但能坚持到大四且成功向社会延伸并继续生存下来的是凤毛麟角。他说:“大学生创业走进了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

  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躺在创业一条街上‘睡大觉’”

  北京某学院投资50万多元,在校园内打造“80后”、“90后”餐厅供大学生创业实践,可没持续多久就关门大吉。据参与创业的学生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去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缺少风险控制能力。

  贾少华说,高校一提及大学生创业,首选就是校内开店、练摊等。

  浙江万里学院执行校长陈厥祥说:“流通领域的低端创业不是大学生去追求的。”他认为,大学生应该选择具有浓厚专业背景的行业和领域进行创业实践,这样才具有可持续性。

  李杰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模式忧心忡忡。据他介绍,一些同学由于缺乏宏观视野,对实际社会需求与商业价值缺乏判断力,“明明竞争对手比比皆是还往里冲,结果灰头灰脸地败下阵来”。

  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低门槛的行业创业,不可避免地在“红海”中展开价格竞争、恶性竞争。为了寻求营利,往往需要与社会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然而,“硬碰硬”的过招不是大学生的所长,创造未来获利性增长的希望也就越来越渺茫。

  据贾少华介绍,有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启动后,缺乏营销推广能力与营利能力,根本没办法抵御市场风险,而是“躺在‘创业一条街’上‘睡大觉’”,一些被动创业的大学生则只能轻松地上网玩游戏。

  大学生创业团队“让人恨铁不成钢”

  北邮世纪学院蔡星同学是该校第一个在北京注册公司的大四学生。世纪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洪告诉记者:“校内与蔡星的‘白菜帮’工作室一同诞生的创业社团有十四五家,但至今只有他这家成功走向市场,并发展为阅尚创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朝阳区中国第一商城与大兴区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设有办公场地。”

  “学生创业团队经营成本低,但成员自我约束力差,管理成本高,效益低下。”蔡星说,以入校时初创的“白菜帮”工作室为例,起初两三个月,大家拿不到一分钱。后来,随着业务的增长,每人每月工资从9元增加到30元,再到100元、300元。

  蔡星介绍:“相对于社会用人成本来说,这个还算低廉,但创业团队终始让人恨铁不成钢。”

  首先,作为一个创业团队运作必须产生领导,过去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一下子难以适应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其次,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不尽人意。比如布置一项业务时,需要各路人马同时启动进程。当到达预定时间,“你会发现60%的人按时完成了,40%的还在半路磨洋工”。“一次两次还能谅解,但久而久之这种拖沓作风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他说。

  蔡星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团队规定晚上上班的时间是6点,但个别成员由于习惯问题总是要迟到一刻钟左右。其中一些成员就责问他:“为什么我们到了他没到,凭什么我们做这么多工作而他没有做?”

  第三,难以利用经济杠杆刺激工作激情。部分大学生并不是因为缺钱来参加创业社团的,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也不明确。他们不像企业员工,需要挣钱来养家糊口。管理上的奖勤罚懒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奏效,甚至有的同学拂袖而去说:“有书不好好读,为什么来这里受窝囊气!”

  陈洪老师说:“‘80后’、‘90后’的个性比较突出,不服管理,一些创业社团因为内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闹得不欢而散。”这位从企业中来的老师就经常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扮演“和事佬”与“调停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