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海归周杨:钱多产生泡沫 2-3年投资业洗牌
关键词:海归周杨,钱多,产生泡沫,投资业,洗牌,投资行业
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同时国内的朋友也传达过来信息说中国的VC、PE行业刚刚开始,发展前景很好,于是2008年年底,1985年出生的周杨从大洋彼岸回国,正式投身投资行业。他加入的公司是2007年《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后,成立的第一批公司中的一员。

   80后周杨本科学的是工程,后在美国学习金融管理,在华尔街有过投行工作经验。在他身上,看不到80后所谓“张扬”的特点。

   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同时国内的朋友也传达过来信息说中国的VC、PE行业刚刚开始,发展前景很好,于是2008年年底,1985年出生的周杨从大洋彼岸回国,正式投身投资行业。他加入的公司是2007年《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后,成立的第一批公司中的一员。

  “LP对GP不信任”最严重

  2007年以前,中国外币基金投资较多,把许多中国企业引到了海外上市,比如新东方。2007《合伙企业法》开始实施以后,人民币基金多了起来,并在2009年创业板正式启动后集中涌现。

  “其实在这一行,大家的经验都不是太丰富。正因为这样,才给了很多年轻的投资者,尤其是80后很多机遇。”周杨说。

  身处投资大潮中,经历过潮起潮落的周杨说,“在中国投资问题有很多,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市场上流动资金泛滥。但是在钱很多的情况下,又有很多基金说募不到资金,或者是很多基金说找不到好项目。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每年都会有很多新的好项目出来,但PE却找不到好项目,那就是说很多PE做得还不够。也有很多时候存在LP(有限合伙人,即VC/PE的出资人)对GP(一般合伙人,即VC/PE的管理者)不信任的情况,GP没有办法去寻找好项目,这是当下投资界比较严重的问题。”

  2~3年后投资业会洗牌

  对于投资业的泡沫,周杨说,“有泡沫,说白了,就是钱太多,都去抢有限的项目,像炒大蒜和炒房一样,把项目价格炒得很高;而那些并不差、但没被人看懂的项目又没有钱,这是两个极端。长远来看,泡沫不必担心。慢则3~5年,快则2~3年,投资行业会有一个洗牌。”

  用周杨的理论来说,那时候,会有一批投资机构被淘汰掉,同时会剩下来一批不同风格但健康的投资机构,他们的“与众不同”会被阳光化,被放大。“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大潮退去也即洗牌结束,那时每个投资机构的DNA是什么,会被一眼看出来,投资机构与项目会因为相同的DNA而合作。”

  国内投资行业,把VC和PE分成两个阶段,VC比较关注早期,而PE则关注中后期。国外则把这两种投资都归为VC,他们是在赌公司的自然成长,不会给公司太多资本上的干预;而PE则主要是指大的并购,如拿下企业的控股权后或者用来分拆上市,或者进行产业链整合,通过这样的动作让收购的企业增值。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发展空间还很大,这也会让很多投资机构不会一股脑去挤独木桥。以后投资机构会越来越专业,或倾向于并购,或倾向于早期,或倾向于行业发展,这将是未来投资机构的趋势。”

  未来可能会去创业

  2008年底回国后近两年的时间,周杨主导了几个投资案例,单笔金额在3000万~4000万元人民币,最短一个项目的投资周期是一个半月,当时信任的是推荐方和第三方调研报告。

  对于短期投资风险,周杨自问自答,“一个半月的时间排除掉投资的风险?不可能。”但据他所说,投资赌IPO的项目周期很短,一般情况下还比较靠谱。

  最长的一个投资项目,周杨已经跟踪了一年多,直到现在还没完成最后投资。“这个企业需要很多资金,但不是当下。他们希望把自己养肥了以后再卖给PE,这种想法可以理解。”周杨说。

  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周杨说他不会强制自己一直待在投资圈。“中国创业环境很好,若干年后有可能会去创业或者去做其他事情,不过,不管将来做什么,投资行业的经历对于职业生涯都是很好的历练”。

  众所周知,很多投资人在投资圈混了好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成绩单。而周杨年纪轻轻,刚回国就有相关的案例产生。对此,周杨说,年轻人就要扎实、勤奋。社会环境和投资行业如果多给年轻人机会,就会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冒出来,就像当年的Google。

  周杨个人档案:

  出生:1985年

        偏好: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消费行业

        盘子:单笔金额在3000万~4000万元人民币

        特征: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