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银行VIP服务?
关键词:银行服务,私人,银行服务,财富管理,金融领域
银行VIP服务的典范是瑞士银行——但日常人们所说的“瑞士银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对所有瑞士的银行统称。其中以下面四家最有代表性的: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在私人银行服务和财富管理两大金融领域,瑞士银行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在业务选择上也宁愿选择利润率偏低但收益稳定的业务,也正因此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现在的社会,去吃饭可以上“VIP包房”,喝酒喝“VIP陈酿”,上飞机走“VIP通道”,洗个澡也有“VIP按摩服务”,开个会有专属“VIP休息室”,开车有“VIP座驾”,停车有“VIP车位”,子女读的一定是“VIP学校”,夫人情人们出入的一定是“VIP场所”,住宅更不用说一定是“VIP小区”,手提包“VIP限量版”,那么,我们的银行VIP服务如何提升呢?

  银行VIP服务的典范是瑞士银行——但日常人们所说的“瑞士银行”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对所有瑞士的银行统称。其中以下面四家最有代表性的:瑞银集团(UBS)、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的银行管理着全球1/4到1/3的国际投资私人财富,在私人银行服务和财富管理两大金融领域,瑞士银行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在业务选择上也宁愿选择利润率偏低但收益稳定的业务,也正因此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那么瑞士银行为什么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有两点,这两点也正是中国银行业要从中学习的。原因一:令人信赖瑞士银行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令人信赖的银行,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个人财富被存放在这里,这也造就了瑞士闻名于世的金融业。借用007系列詹姆斯?邦德在电影《黑日危机》中的经典话语:“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银行家,那么世界将会怎样?”这虽是戏中之言,但却充份反映了人们对瑞士银行的根本印象,并且这种美誉度,已经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考验。在1987年之后,虽然瑞士银行业中所谓的“匿名账户”就不存在了,银行必须确认每个开设新账号的客户的身份及他们经济上的合法性,但银行依然尽最大可能保护客户的财务隐私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资料的机密性,从而体现出对客户的终极责任。

  原因二:关注客户在瑞士银行业有这样的说法:“私人银行业所接触的都是个人,银行的做法就是要与个人建立长久的关系,使他的家人在10年或者是30年内都与这个银行保持良好的关系”。所有瑞士银行都要求职员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为客户提供高效和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而一提到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我们就总是忘不了银行营业厅里永远汹涌的人潮,忘不了柜台服务人员经常麻木的、冷漠的眼神和程式化的言语,忘不了即使在VIP窗口里也永远“VIP”不起来的服务,更忘不了“银行里假钞事件”。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水平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平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 当然,瑞士许多私人银行很多都是非上市银行,而私人银行的银行业务所服务的人群范围还相当小,也与公众银行有很大的区别,两者有一定的不可比性,但是瑞士银行所奉行的“让客户信赖”和“真正关注客户”的两大原则依然是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学习的。

  中国银行营销和一些国际性银行的营销相比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也是不系统的、非理性的、非专业化的。虽然本土银行也开始重视起了营销,从店堂里各种精美的宣传小折页到街头的灯箱广告招牌;同时也重视起服务来,从改善整个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顾客的便利服务措施,但这一切也只是局限于以零散点的形式而并非是以整体营销战略的意念面介入的,由此也使得银行的品牌传播表现不够创新,营销手法也显得过于单一,整个营销和宣传看上去零敲碎打不成气候。

  课程排的很满,其中又以服务营销、服务管理、服务技巧方面的培训和咨询为多。谭老师在咨询培训、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银行营销问题解析如下:

  1、品牌传播手段单一管理乏力

  2、收费之争彰显银行营销缺失

  3、银行服务成为营销“软肋”

  4、应变僵化缺乏营销专业人员

  5、广告诉求没有深入消费者内心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告诫我们:“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兴旺发达,只要回头看看其身后的顾客队伍有多长就一清二楚了。”(这个“顾客队伍”显然不是指我们国有银行中长长的排队人数)每一位银行家就是为其身后源源不断的客户队伍在孜孜不倦地开拓市场。现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