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戚认为住宅投资并不是特别好的时机,特别是非普通住房方面,税费方面仍没有完全放开,但可以投资商铺和办公楼。“如今大学生失业率都已比较高了,更不要说普通市民了。这样肯定会导致创业人数骤增,对商铺和办公楼的需求也会增加。”
低迷,许多人把当下形容为“失望之冬”。
在这样一个投资市场中,谁都羡慕那些善于在逆境中获得超额回报的“勇士”。本期特介绍四位来自民间的“拣房大师”,他们年龄不同,工作不同,却都曾经在房地产低迷时期逆势而上,敏锐地捕捉机会,最终成为大赢家。他们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又有什么样的投资诀窍?
有了项目再找店面
与其他三位以住宅为主的投资客不同,“锅比碗大”连锁店的老板郑明笑言自己只投资商铺。如今,“锅比碗大”已开了7家,每家商铺的选址、经营等都是一个故事。
1987年,年轻的郑明只身到日本留学,在那里,他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一些对事业很有帮助的朋友。在日本期间,由于机缘巧合,他接手了一个快倒闭的商铺,开了一家名叫“江南”的餐馆,受到当地华人和留学生的青睐。归国后,郑明就想到既然能在日本开中华风味的餐馆,为何不在上海开家颇有异国风味的快餐店呢?“锅比碗大”就这样应运而生。
如何寻找“金铺”郑明认为,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太快,很多开发商不是商业地产出身,而设计师大多也是学院派,导致商铺做出来后不知道干什么,租不出去”。比如,不少一楼的商铺设计五六个台阶,这样会阻碍人流进入,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看到台阶多,东西又不是很特别,可能就懒得进去了。“应该是有项目后再找店面,而不是有店面了才找项目。”
尽管商铺投资一直顺风顺水,郑明坦言,自己也曾经失败过。有时会让“金铺”从手中溜走。2001年,在徐家汇,他寻觅到一个特别合适的铺位,卖家全家要移民,计划将房子租掉。当时他非常满意,支付了2万元的定金,承诺按季度支付房租,不过内心深处还想再拖拖,压压价。结果到了第二天,卖家就将2万元定金如数奉还,告诉他,一个韩国人支付了一年的房租,并且以后也会按年支付,不能跟郑明签约了。另外一次失败的经历是,在新天地开了首家餐饮店成功后,他又在隔着一条马路的地方开了另外一家,结果发现那里人流量确实很大,但购买力很差。这个店铺一直亏了两年,后来房屋拆迁,才算脱身。
“商铺操作很难,要看综合性。有时即使在一条路上,经营命运可能也不一样。”
6次投资赚够养老钱
说起房产投资,在本市某物业公司任副总的黄友健感慨万千,十年间通过6次比较成功的投资,不仅养老有了保障,还对有关房产营销、管理、装修、租赁等相关法律法规了如指掌,成为企业的法律顾问。
2001年,黄友健正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便对房地产开始关注。正好有一家公司推销浦东的一套存量房,70平方米,16万元,他苦于现金不多,便与同事合伙购买。没多久房价升了不少,同事急着抛售,而他力主长线。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哥哥借钱还给同事,不久退税政策出台,他拿了3万元。第一笔投资受益匪浅,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2002年公司改制,要处理一批存量房,开始单位员工还不太热衷,黄友健却觉得这是一次良机,用浦东房产做抵押,订了两套。不久,单位员工又都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都想买房了,他只能购买其中一套。不过,他对这个结果不甘心,出于对房产形势的长期看好,他又用翻倍的价格,收购了同事的一套。一年之后房屋价格直线上涨,同事羡慕之余,又有些妒忌。
2004年下半年,黄友健觉得自己住的90平方米老工房环境不太好,同时看中了附近一个大型商品房小区的房屋,首付20万元,其余贷款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期房。 为了还款,2005年他想把90平方米的老工房卖掉,朋友看中,通过以房换房,他除了获得小房出租外,还得到了大房的差价款。
考虑到儿子二十多岁了,要结婚,并又要相互照应,黄友健便一直在自己小区寻觅出售房源,终于觅得一家急欲卖房的,他就用国有企业改制买断工龄和退出股份的钱低价将该房屋买下。尚未过户,想不到新政策出台,5年交易变成2年,又省去近10万元的交易税费。
投资的房屋用于出租,受益不少,麻烦也不少。怎么管理?黄友健有他的管理诀窍。“每季的租金一律银行转账,短信通知,租金留出一块给房客用做修理费。比如2000元房租,只交1900元,100元用作修理费,不修作为奖励返还房客。大的修理费用分摊,设备设施较全的要有足够的保证金等。”
黄友健说:“房价有涨有跌,但每个月的租金收入可是真金白银,只要改革开放总的大趋势不变,房价逐年升势可以期待。”
投资跟着超市走
五十多岁的戚中义,非常健谈,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滔滔不绝。说起第一次买房经历,他记忆犹新。
“这是在房地产上第一次的成功经历,当然印象深刻。”他通过炒股积攒起“第一桶金”,就产生了买房的念头,2001年10月5日,他路过新外滩的售楼处,就进去看看。“那天我一个人,又穿得很随便,售楼小姐都忙着接待西装革履的客人,根本不睬我。等他们都走了,售楼小姐才跟我打招呼,说现在没房子,一周后才有两套退回来,我说那就全订了。”
他是这样解释自己买新外滩的理由:1、谁家门口有这么大的黄浦江?2、近代史在外滩,现代史在浦东,现在把近代史和现代史都买进来了;3、房型坐北朝南,通风特别好;4、空气也特别清新。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听他这样讲之后,连开发商的财务和办公室主任也都赶过来各买了一套。
2001年买房时单价1万多元,到2007年10月卖出时,单价已超过5万元。而卖掉新外滩的房子同样也富有戏剧性,当时为了迅速脱手,他对各个中介承诺,卖出后除了支付正常的佣金外,还额外奉送一辆经济型轿车。“出逃的时候要不惜一切机会。”
第一次投资房产成功,大大刺激了老戚的投资热情。他与自己的老板看法一致:行情来了,挡也挡不住。2002年,他与老板联手,以单价8000多元、总价5.3亿元的价格拍下一幢烂尾楼,一年后,以2万元的价格卖掉4万多平方米。“那时只要买进房子就能赚钱,市场发展速度超出想象。”
不过,老戚投资也并非只有成功没有失败。2005年初,他以单价1.78万元的价格购买了虹口区6套商铺,合同也没怎么看就非常爽气地签了字,结果只有两套商铺按揭成功,另外4套不能贷款,而根据合同规定,这时买家必须要用现金补足。“我哪有那么多的现金?再说投资客都是利用资金的杠杆效应,不可能全款支付。”最后的结果是,老戚4套商铺每套赔偿10万元违约金,解除了合同。
通过这么多年的投资实践,老戚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理念:比如投资跟着超市走,市场有波动才有机会,要紧跟大财团等。
如今,老戚认为住宅投资并不是特别好的时机,特别是非普通住房方面,税费方面仍没有完全放开,但可以投资商铺和办公楼。“如今大学生失业率都已比较高了,更不要说普通市民了。这样肯定会导致创业人数骤增,对商铺和办公楼的需求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