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半边天”闯出美丽新生活
关键词:宁夏半边天,闯出新生活,支持妇女,创业就业
“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妇联组织义不容辞。我们将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拓展延伸,使有创业愿望的妇女应贷尽贷,扶持更多的创业精英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自治区妇联主席李金英如是说。

    谁说女人一辈子只能 “白天围着锅台转,晚上围着孩子转”?在自治区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支持下,宁夏许多妇女不仅走出家门撑起了创业致富“半边天”,还闯出了自己的美丽新生活。

  1996年,原银川碳化硅厂职工夏玉萍与丈夫双双下岗,夫妻俩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生活方向。丈夫的表妹贺满莉说:“嫂子,咱一块儿开个服装店吧。”夏玉萍点头应允。此后,依靠买断工龄的1万多元起家,夏玉萍做了七八年服装生意,收入也只够维持生活。2007年,夏玉萍听说有扶持妇女创业的项目,即向西夏区妇联求助。当年,在各级妇联的帮助下,夏玉萍拿到了3万元贷款,她盘下一家旺铺,买了8台缝纫机,招来4个员工,开了家像样的服装店。市面上流行什么料子、什么款式,夏玉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来即与贺满莉反复琢磨,姑嫂俩的生意越来越红火。2008年,夏玉萍的服装店不仅赚了六七万元钱,还如期偿还了3万元贷款。

  2009年,自治区妇联再次给夏玉萍小额贷款5万元。夏玉萍应客户要求,开始做高档面料服装加工。“这笔钱是‘娘家人’借的,没有利息,心里有底气!”夏玉萍笑呵呵地算着账:今年毛收入能有个10万元钱,明年再进一台烫花、印花机,可以做更精致的成衣,利润更高。对此,夏玉萍的丈夫李代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每天跑车回家就主动下厨、承担家务当“贤内助”,他逢人就憨笑:“人家一年的收入赶上我好几倍,是‘掌柜’的啊!”

  12年来,自治区妇联通过向社会募集和争取财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支持,共向全区妇女发放农村小额循环扶贫项目资金、城镇妇女 “妇字号”创业典型示范工程资金2050万元,扶持妇女创业7100多户。 虽然自治区妇联想尽办法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扶持妇女创业,但广大妇女创业的资金瓶颈仍难有效解决。2009年7月,国家四部委出台了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意见,自治区妇联积极协调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行银川中心支行、宁夏黄河银行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全区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将受益范围拓展到农村妇女,自治区妇联主席李金英专程到香港,争取香港惠明基金会资金200万元,作为支持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的全额担保资金。

  在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下,永宁县望洪镇农丰村的吴艳萍,今年结合村上的主导产业,发展了7栋小拱棚西红柿,年毛收入至少达10万元。吴艳萍的丈夫看到妻子如此能干,抛掉一天能挣140元的瓦工活,全心全意给妻子打下手。农丰村村支书周永祥说:“咱村90%的温棚都是女人在干,收入都不少,是家里当之无愧的‘半边天’。”今年,自治区妇联还将农丰村列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扶持全村34户创业妇女享受小额担保贷款项目。

  老一辈妇女们改变观念不做“布衣荆钗”,新一代青年女性更是“巾帼不让须眉”。

  2009年7月,24岁的李剑大学毕业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开办艺盟礼益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她经营的产品正是被一些人视为闺阁闲情逸致的“女红”——— 剪纸、刺绣之类的手工艺品。第一年,李剑的公司盈利20万元。李剑敏锐地捕捉到剪纸、刺绣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先后走访银川市“非遗”民间艺术家,请求他们加盟,并从西夏区镇北堡镇华西村招来20多名农村妇女,订单生产,一心打造“宁夏手工艺品第一品牌”。

  今年,自治区政府将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纳入30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确定全年为城乡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000万元后,短短9个月,有关部门就向全区创业女性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6亿元,覆盖全区所有县区。

  “支持妇女创业就业,妇联组织义不容辞。我们将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拓展延伸,使有创业愿望的妇女应贷尽贷,扶持更多的创业精英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自治区妇联主席李金英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