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家电“第三生存模式”(1)
关键词:连锁,家电,第三生存模式,中国特色,企业发展
目前国内传统家电业中型企业的生存位置处在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与小企业“成本优势”的夹缝中。这种“骑在中间”的生存模式用竞争战略的精典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利的,同为它两方面的优势都不具备。中国很多的家电大企业也处在一种相当尴尬的境界,因为中国大企业在十几年的成长中,注重的是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大规模,似乎越大越好,而这种大直接体现在三个方面。
  目前国内传统家电业中型企业的生存位置处在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与小企业“成本优势”的夹缝中。这种“骑在中间”的生存模式用竞争战略的精典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利的,同为它两方面的优势都不具备。但正是两不具备,中型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中国的家电企业目前的生存发展模式普遍具有两个明显的“中国特色”。

  第一是“中国式的大”——规模优势:在中国家电产业的排名目录上,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名声显赫的大企业和大品牌,这些企业大多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几万人甚至十数万人的编制,产品线也比较宽广,销售额在中国市场也算浩瀚,数十亿上百亿的都有,这些大企业尤其的行业的几个大牌企业,其销售额在行业的年报统计上所占的份额都比较大。从一些公开统计数字看,业内几大品牌的销售额可占居行业上的半壁江山,因此有人乐观预测,在若干年后,国内的家电市场就由3-5个家电品牌一统山河了。中国家电大企业都是以规模效益取胜,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另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中国的大企业,其产值和国际同一平台的大企业比较起来,中国大企业落后差距非常明显,如果再以员工比例的产值、净利润核算,差距就更加大了。从一些上市的大家电品牌的中报,年报中,可以发现中国大家电企业目前的净利润较低,企业盘子大,利润低,就意味着生存压力更加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可以说中国的家电企业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走的都是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物耗的粗放型经营道路,大企业的背后往往有地方政府看不见的手在资金,税收,土地,特殊政策方面的倾斜支撑,这种不计成本的“输血”,让不少大企业在中国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市场的需求严重不足,而中国市场空间相当庞大的这样一个独特的市场环境里,急速以规模效益的发展模式壮大的,这种规模效应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有其合理性,但在目前中国市场需求相对饱和,竞争因素又显多元化的今天,尤其是加入WTO后,企业生存发展环境较为一致,规模效应就不再是百战有胜的利器。

  中国很多的家电大企业也处在一种相当尴尬的境界,因为中国大企业在十几年的成长中,注重的是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大规模,似乎越大越好,而这种大直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靠地方政府的资本和倾斜政策,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人越多越气派,结果导致固定资产投入巨大,人均产值利润不高,企业大而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