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公司走出互联网去赚钱”这个话题,是从与周品的一次交谈引起的。这也是个圈中公认的牛人,之前是百度客户端和联盟发展部总监,江湖称“认识70%的业内高手”,08年创立趣玩网开始搞B2C。
“它将首次把中国的电信和广电两张大网连接起来,它企图捆绑新浪的内容资讯、百度的搜索和音乐下载、易趣、淘宝和当当的电子商务、新东方的在线教育、证券之星的金融服务等等各种互联网应用,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在当今中国3.7亿户家庭面前,把网络文化带进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家庭。”
盒子失败了。不过陈天桥也没歇着。最近盛大的另一个动作是在各地建主题公园,以盛大网络游戏为精神内核的主题公园,就好比充满着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些卡通形象的迪斯尼乐园。如此一来:那些盛大游戏玩家们会带动他们的不玩游戏的朋友去逛一逛,开始成为盛大的用户;而这些玩家们花在旅游上的费用也由之前的泰山华山这些景点而逐步转移给盛大的公园。
一个相关的消息是,盛大也要拍电影、做音乐。简单说,盛大要把全国人民都变成自己的用户,而抵达那些非网民的途径,就是他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音乐、电影、旅游胜地。
再接着说两家公司。携程,其实携程的用户里只有30%左右是通过网上订票,70%是通过电话订票,携程这一家互联网公司所赚的钱里面大部分来自非线上消费。新浪,其房产频道跟一家线下地产中介合并成了新浪乐居,在纳斯达克上市。由于合并财报,新浪最近一个季度的利润暴增。如果不是赚到了广大房奴的钱,新浪业绩是不会如此优美的。有趣的是,携程正在做跟新浪神似的事情:向上收购连锁酒店包括如家和汉庭,向下收购旅游公司。一个时髦的名词可以给它们定性:重型化。
基本可以确认这样一个事实:主流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互联网”,从之前的在创新上主流,变成之后的在规模上也主流。最后的问题是:它们凭什么能够这样做?它们跨界到线下,跟传统公司怎么打?
如果换成一种比较具体的提问方式,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如果旅游,你到底是去盛大的《传奇》主题公园,还是去泰山华山?前者有你曾经拼搏和血战的记忆和不断变化的故事,后者,五千年不变。
如果买个电饭煲,你到底是去街边局促的淘宝代购店,还是去宽敞的国美苏宁?前者的价格也许会便宜20%,同时也有退换货保证;后者,对你有更实在的信任感。
如果找中介买房,你到底选择新浪乐居,还是一个相对更加地区性的品牌?前者的名气比较大,你毕竟经常阅读新浪的新闻,或者在电视里看到它的Logo。后者,你也许在所在的城市里经常看到它的店铺,但确实接触不多,毕竟你不是经常买房或者租房。
……
这些问题不会有统一答案,但暗示很明显。网络公司不是为跨界而跨界,而是背靠互联网所赋予的核心优势,当然其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
具体而言,淘宝所有的是一个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电子商务体系,能够提供更低的价格;盛大所有的是一个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内容创作和交易体系,能够提供更诱人的鬼神故事;新浪所有的是一个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资讯发布和整合平台,能够创造出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广效果;携程所有的是一个……
整体而言我相信这一个判断:无论中国的网民数是否会从目前的4亿增长到12亿,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公司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他们服务,无论网民是否愿意把大部分生活预算都通过互联网花出去,互联网公司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成为他们最终消费落地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