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创投丁健: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金沙江,创投,实业家到,投资家,转身
有些企业家转型到投资,先是满怀希望,然后开始着急,实在不行就跳下去自己干了,这是比较忌讳的。一开始就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当风险出现的时候,不能跟创业者一样着急,而是要帮他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成长其实就像小孩学走路,投资者是不能代替企业走的,即使摔了跟头,你骂它也没用,还是要接着往前走。

   投身创投行业已7年有余。从一名创业者到专职VC,丁健是如何成功实现这两种角色转换的?7年的创投经历,使他对资本又产生了哪些新认识?  

     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业机遇和市场发展空间。很多靠实业发家并且已经逐步稳定的企业家在思考:怎样从被投资,转型到投资别人?他们在努力寻找产业机会,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投资家的蜕变。

  丁健无疑是其中成功者的代表。他1993年与田溯宁共同创建美国亚信公司,1995年初回国成立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带回中国。2000年,丁健率领亚信成功着陆纳斯达克。2003年,丁健卸任亚信CEO--成功创业的丁健并非激流勇退--彼时,他的身份已成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如今,投身创投行业已7年有余。从一名创业者到专职VC,丁健是如何成功实现这两种角色转换的?7年的创投经历,使他对资本又产生了哪些新认识?

  为什么转换角色?兴趣使然

   《北大商业评论》:您创办了亚信,并且带领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作为一个实业家,您为什么会转做风险投资?

  丁健:1998年,我第一个小孩出生,我去美国照顾他们,当时有两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第一件事是,我对商业和财务有了一些涉及,开始懂得PE是什么,股价跟什么有关系等。第二件事是那年底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了个高级管理课程,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但是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弥补了我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的缺失,以前的感性认识都系统化了,我开始能够规范地归纳事情。

  在那之后,我做了一份关于亚信未来发展的战略报告,分析为什么亚信应该离开系统集成领域,进入软件领域成为软件商。当时,亚信还没有上市。我们的一个独立董事,看了这份报告后对我说,你这个报告几乎可以作IPO报告了。当然这是对我的鼓励,但是现在回过头去想,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说明那时我的思维方式已经更像一个投资人了,而不仅仅是CEO.我更多是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要进哪一个新业务?怎么进去?进去之后怎么做?等等,而不是简单地看当时的问题。实际上,做好企业的转型比做一个新的投资更难,因为它会涉及很多“包袱”问题。

  后来真正转向投资,我才觉得投资其实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实际上我并不擅长做日常管理,也不喜欢,我更喜欢独立思考一些事情,比如企业的战略、市场方向等。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有90%的签字其实可以由我的秘书代签,只有做了前面90%的事,才能做那10%值得做的。当然,我也需要花大量时间来看申请人的PPT,但是我觉得总比做CEO要好一些。

  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

   《北大商业评论》:您认为从实业家转向投资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亚信的经历对您做投资有哪些帮助?

  丁健:从实业家转做投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它相当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做投资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尤其是做早期投资。因为这时的企业既不像天使那样什么都没有,凭脑子去想问题就可以了,也不像后期投资那样,可以根据很多数字来做评估。所以,既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又要依靠这些经验来将项目的风险和回报量化,这个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不是件容易的事。

  从我的经验来讲,如果没有当年在上市公司做CEO的经验的话,走到现在这一步可能是比较难的。因为一般来说,做CEO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做战略或者市场的,另一类是做CFO的。前者可能没有太多定量的概念,但是他能定性地知道战略要往哪个方向走,怎么走;后者往往会通过数字来决策。最优秀的CEO在这两方面都必须特别强--既像CFO一样能用数字来说话,长期的经验积累又使他能够有定性的战略直觉,并且能够将这种直觉定量化。

  做早期投资,必须要量化。一方面,要能够从对市场、技术和对产品的了解,来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功。同时,又要能把这个项目定量出来,比如市场规模是多大?潜在的竞争会给你带来什么?毛利率有多大?成本结构怎么样?等等。

  我们和一些创业者谈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人会说我的产品怎么怎么好,这个东西肯定会有人要,但却说不出定量的概念。那我就会问他,这个产品的成本、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之下,市场需求还有没有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技术人员出身的创业者最容易犯这类错误:有的市场可能只在小范围内存在,范围扩大之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这种需求,或者越往后走市场越小,最后这个市场就有可能消失了,企业也就撑不下去了。

  做事情的方式变了

   《北大商业评论》:从CEO转型到投资家,您认为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思维方式有哪些转变?哪种角色带给您的成就感最大?

  丁健:做CEO和做投资的差别非常大。

  做投资每天都会遇到新东西、新想法和新概念,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好的投资家要能从这些完全不一样的新事物中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我们把这个能力称为归纳能力。同时,又要能系统地分析出某个个案本身有什么特点。如果看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一样,就没法儿投资。但如果看所有东西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找不到它们的共通性的话,就没法归纳出不同模式的共性,也不能很快地去区别它们。所以,好的投资者要将商业模式的归纳能力和判断力相结合,而做实业往往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要求,这是做投资与做企业最大的区别之一。

  做CEO,每天得花差不多1/3的时间来考虑市场、公司战略等问题。而且得是非常好的CEO才能有这么多时间去想这些问题。一般的CEO可能真正花在长远战略、创新上的时间只有15%,其余时间大多忙于客户、内部管理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等日常性、重复性和紧急的事情。

  做投资正好反过来了。我现在只会花10~15%的时间来应付问题,比如,某个企业突然出现了问题会来找我帮忙解决。而50~60%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了解产业、做战略和市场分析、评估项目的风险和回报等。还有20~30%的时间来考虑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帮助我的投资对象管理团队等。

  在团队管理上,CEO和投资者也不太一样。比如在金沙江,我们总共有4个合伙人,我们之间是合作者关系,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并不需要我管什么。而企业的管理者要管理几百人或者上千人的团队,更加复杂。

  CEO和投资家都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感觉不完全一样。做企业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能够实打实地创造出利润和回报,把一家企业从十几个人一直带到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做投资,尤其做早期投资的成就感,来自于当你看到在自己的支持下,很多企业从零开始,最后变成一家很大、很成功的企业。人们往往把企业家叫king,把投资人叫kingmaker,不管叫什么,我觉得都很光荣。

  对资本的理解不同

   《北大商业评论》:资本无论是对于实业还是投资的意义都不言而喻,您在做实业阶段和做投资阶段,对资本的理解有何不同?

  丁健:应该说看得更淡了,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更不把钱当钱了。钱的价值是有限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有些人往往喜欢反过来推,由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就把钱想成是万能的,认为有了钱就什么都有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作为一个投资家,看企业关键是看它的所有非资本结构,这是钱买不到的东西。因为如果企业只是缺钱,那对投资者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因为投资者最不缺钱,凡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在投资者看来都是不值钱的。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有,就是缺钱,所以在企业看来,钱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投资人的价值,是要通过钱这个载体运作到企业中去,钱就是一个载体,投资者带给企业的一定要超过钱。如果投资者带给企业的只是钱的话,那就跟普通的股民没有本质区别了。

  投资对象不能有的致命弱点

   《北大商业评论》:您曾说过,“CEO身上不能有致命的弱点”,那么,在您看来,哪些是投资对象不能有的致命弱点?

  丁健:在我判断投资与否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投资对象的价值观不能有致命问题。一个人是诚实、正直还是极度自私,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通过对他的了解是可以把握的。

  另外一种不能投的人,是固执不愿意学习,或者自视甚高的。我们并不在乎一个团队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只要这个团队或者创始人足够聪明,知道自己缺什么,并且愿意学习,这些弱点都是可以弥补的。即使创始人自己能力不行,也要有足够大的肚量去找到优秀的人来做这件事。如果既不虚心学习,也没有足够的胸怀,那是绝对不行的。

  还有,作为一个创业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感召力,能够凝聚人心,不光自己能把事情做好,还能让周围的人愿意跟着你,相信你能带着他们把事情做好。

  做投资不能代替企业走路

   《北大商业评论》:现在有很多实业家转型或者“兼职”做投资,作为一个成功的转型者,您有哪些经验与他们分享?

  丁健:要做好一个投资家,首先要学会判断,对于产业的判断、团队的判断等。其次是不能像做企业那么固执,因为企业家往往都有创业者的心态,即使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但是投资人不同,尽1%的努力,是想得到100%的回报。所以,对投资者来讲,特别是做天使投资,要学会节省自己的资源。

  另外,有些企业家转型到投资,先是满怀希望,然后开始着急,实在不行就跳下去自己干了,这是比较忌讳的。一开始就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当风险出现的时候,不能跟创业者一样着急,而是要帮他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成长其实就像小孩学走路,投资者是不能代替企业走的,即使摔了跟头,你骂它也没用,还是要接着往前走。甚至还要告诉它,别哭,摔一下很正常。要有这种心态才能去做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