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大楼前,先花一年多时间,跑上几十个部门,盖齐1000多个公章——这事儿在海淀区将成为历史。昨天,《北京市海淀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市发改委、市工商局等12个部门把17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权下放到海淀区。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等措施,各审批业务办理时限将平均缩减一半。
盖大楼前,先花一年多时间,跑上几十个部门,盖齐1000多个公章——这事儿在海淀区将成为历史。昨天,《北京市海淀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公布。市发改委、市工商局等12个部门把17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权下放到海淀区。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等措施,各审批业务办理时限将平均缩减一半。
12部门下放审批权限,17事项可在本区办理
“过去很多审批事项,要先在区县部门初审,然后再到市级部门正式审批,程序非常繁琐,而且会延宕项目落地的时间。”海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此次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把部分市级审批权下放到区县,减少审批环节。
目前,第一批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已基本落实,涉及12个部门的17项审批事项。如住房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规划独立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筑工程消防审查等。
以外资企业注册登记为例,过去只能到市工商局办理手续,审批权限下放后,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下的外资企业,在海淀区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即可。
“串联”变“并联”,审批速度提高一半
就项目的审批流程而言,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优化服务链条,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海淀区此次梳理了企业设立审批服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四个行政审批服务链条。今后在各服务链条的业务办理中,能并行办理的业务不再串行,能提前办理的后置业务一律提前办理,一些繁琐的审批业务将被取消。通过简化办事流程,各审批业务办理时限将平均缩减50%。
以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为例,过去按规定流程审批下来需要250多个工作日,改革后84个工作日即可。其他如企业设立审批链条改革后,审批环节减少24个,工作日减少155个,整体审批环节及审批时限精简5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链条改革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主要审批环节减为20个,减少了29个;主要批文减为14个,减少了7个。
多门受理变一门受理,大力推行网上审批
企业为办手续在各个部门来回奔波的现象也将大大减少。据介绍,改革启动后,海淀区将在中关村西区选址,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企业服务中心。今后,发展改革、科技、财政、金融办、工商、税务、统计、环保、知识产权等多个公共服务部门的办事机构将在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审批服务。
同时,海淀区还将积极整合现有分散在部门内部的网上审批系统,不断提高网上审批事项的比重,逐步实现全程网上审批服务。